牙龈癌的临床表现有牙龈溃疡经久不愈伴疼痛、有肿块形成、牙齿松动移位等;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看牙槽骨破坏情况,CT能清晰显示肿瘤范围,MRI对软组织显示清晰;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取病变组织镜检判断是否为癌细胞,不同人群在各检查及活检时有不同表现但都依据病变本身特征来诊断。
一、临床表现观察
牙龈癌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部位的溃疡,且溃疡经久不愈,常伴有疼痛。比如有的患者牙龈上会有长期不愈合的糜烂面或浅表溃疡,并且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另外,牙龈部位可能会有肿块形成,随着病情发展,肿块会逐渐增大,质地可能较硬。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情况,这是因为肿瘤侵犯了牙槽骨,影响了牙齿的稳固性。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牙龈癌的临床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溃疡、肿块、牙齿异常等表现是共有的。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牙龈癌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其牙龈部位的病变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仍会出现上述类似的临床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牙槽骨是否有破坏情况。如果是牙龈癌,可能会看到牙槽骨有不规则的破坏,如牙槽骨骨质吸收、破坏等影像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群,X线检查时骨质的表现可能因骨骼的发育或退变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槽骨的X线表现与成年人不同,若儿童出现牙龈癌相关表现,X线检查时牙槽骨破坏的特征可能有其特殊性。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范围,包括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如是否侵犯颌骨、周围软组织等。对于判断肿瘤的分期等有重要意义。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酗酒、吸烟的人群,在CT检查中肿瘤的显示可能与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有所不同,但主要还是依据肿瘤本身的影像特征来判断。
3.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判断牙龈癌侵犯周围软组织的详细情况,比如是否侵犯咀嚼肌等。不同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口腔其他疾病史的患者,MRI检查时牙龈癌的影像表现可能会受到既往疾病的一定影响,但仍以牙龈癌的典型影像特征为主。
三、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牙龈癌的金标准。医生会从牙龈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等特征来判断是否为癌细胞。在进行病理活检时,不同年龄的患者,取材的操作和患者的配合程度可能不同。儿童由于配合度相对较差,可能需要在适当的镇静等措施下进行取材;而成年人一般可以较好地配合。对于有出血性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在取材前需要评估凝血功能等情况,以避免出现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病理活检能够明确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确定是否为牙龈癌。如果病理检查发现有癌细胞,即可确诊为牙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