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有急性低血压症状,成年人表现为头晕等严重可晕厥休克,儿童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大多数早期可能无症状,早期有头痛等症状,病情进展有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不同年龄表现略有差异,生活方式和家族史有影响,继发性除有原发性非特异症状外还有原发病特殊表现。
一、低血压的症状
(一)急性低血压症状
1.成年人表现:主要表现为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严重者会出现晕厥或休克。例如,因外伤大量失血导致急性低血压时,患者会迅速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进而可能陷入晕厥状态,这是因为血压急剧下降,无法为大脑等重要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灌注,影响了神经功能和器官的正常代谢。
2.儿童表现:低龄儿童急性低血压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若为严重失血等原因导致,可能出现皮肤苍白、脉搏细速且微弱等情况。这是由于儿童的血液循环系统相对脆弱,血压的微小变化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受影响后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二、高血压的症状
(一)原发性高血压症状
1.大多数患者早期表现: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休息后可缓解。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群,可能会经常出现头晕、疲劳感,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偏高,当调整工作状态、适当休息后,部分症状可改善。
2.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当高血压病情进展,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时,会有相应表现。如累及心脏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的症状;累及脑部可出现头痛加重、视物模糊、偏瘫、意识障碍等高血压脑病或脑血管意外的表现;累及肾脏可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等肾功能受损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老年人可能更易出现头晕、步态不稳等与脑部供血不足相关的症状,而中青年可能更多表现为头痛、心悸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出现或更明显。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监测血压,因为遗传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一旦发病可能在相同的生活方式下症状出现相对更早或更严重。
(二)继发性高血压症状
除了具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些非特异症状外,还可能有原发病的特殊表现。例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阵发性血压升高,同时伴有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发作间期血压可恢复正常;肾动脉狭窄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在腹部听到血管杂音等。不同病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其伴随的原发病症状各不相同,需要结合具体病因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