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肾绞痛或输尿管绞痛,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刀割样痛,向腰部、下腹部、会阴部等部位放射;有尿频、尿急症状,因结石刺激尿道黏膜致感受器敏感;存在排尿困难,因结石部分梗阻致排尿不畅;有镜下或肉眼血尿,因结石擦伤尿道黏膜致血管破裂出血;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因疼痛刺激致胃肠道反应)、发热(结石致黏膜损伤合并感染时)等伴随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
排尿异常症状
尿频、尿急:由于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增高,患者会出现频繁的尿意,即尿频,同时难以控制排尿,出现尿急症状。一般来说,结石刺激越明显,尿频、尿急症状可能越严重。在不同性别中,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但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男性尿道较长,结石刺激可能引发的尿频、尿急症状可能与女性有所区别,但本质都是由于尿道受结石刺激引起的排尿功能紊乱。
排尿困难:结石在尿道内部分梗阻,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患者排尿时感觉费力,尿线变细,甚至出现尿流中断现象。随着结石逐渐移动,排尿困难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变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男性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合并尿道结石时排尿困难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前列腺增生和尿道结石的双重梗阻会进一步加重排尿障碍。
血尿症状
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结石在排出过程中,会擦伤尿道黏膜,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此时,患者尿液中可出现红细胞,轻度出血时可能仅能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红细胞,即镜下血尿;出血较多时则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红色。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血尿表现可能相似,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需要通过尿液检查等方式来发现血尿情况。例如,一些研究显示,约50%-80%的尿道结石排出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症状,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明确血尿的存在及程度。
其他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当尿道结石引起剧烈疼痛时,疼痛刺激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种症状在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恶心、呕吐的表现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营养状况,例如儿童患者可能因为恶心、呕吐导致进食减少,需要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胃肠功能可能较弱,恶心、呕吐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发热:如果尿道结石引起尿道黏膜损伤后合并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这是因为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损伤的黏膜处滋生繁殖,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从而导致体温升高。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感染的反应不同,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后发热可能较为明显且变化较快;老年患者感染后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老年患者感染可能容易扩散,导致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