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腮腺炎需从临床表现观察、流行病学史询问、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及与其他疾病鉴别等方面进行。临床表现有腮腺肿大伴胀痛触痛、可能发热及全身症状;要询问近期接触史及聚集性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学、病毒核酸检测;需与化脓性腮腺炎、其他唾液腺疾病等鉴别,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等有差异需综合考虑。
1.临床表现观察
金1.1症状表现
金1.1.1腮腺肿大是判断腮腺炎的重要依据,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肿大的腮腺有明显的胀痛或触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儿童和成人在这一症状上表现相似,但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更需家长细致观察其是否有局部不适表现。
金1.1.2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40℃左右,发热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体温波动相对较大,需密切关注。
金1.1.3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这些全身症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但儿童可能还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精神状态。
金2.流行病学史询问
金2.1腮腺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要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尤其是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如冬春季),接触史对于判断是否为腮腺炎很重要。对于儿童,要了解其所在幼儿园或学校是否有腮腺炎聚集性发病情况,因为儿童群体聚集性较高,容易相互传播。
金3.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
金3.1血常规检查:病毒性腮腺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细菌性腮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但血常规只是辅助判断的一个方面,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确诊。
金3.2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有腮腺炎病毒感染,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血清学检查的操作和结果判读需遵循相应的临床规范。
金3.3病毒核酸检测:采用PCR等技术检测患者唾液、血液等标本中的腮腺炎病毒核酸,可直接判断是否有腮腺炎病毒感染,这种方法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症状不典型的患者,但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检测操作和准确性需严格遵循实验室标准。
金4.与其他疾病鉴别
金4.1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化脓性腮腺炎多为单侧发病,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而流行性腮腺炎多为双侧或单侧发病,挤压腮腺一般无脓液流出,血常规变化如前所述。
金4.2与其他唾液腺疾病鉴别:如舍格伦综合征等,舍格伦综合征多见于中年女性,除了唾液腺症状外,还可能伴有眼干、口干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可辅助鉴别。不同年龄人群患这些疾病的概率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需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