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由食物残渣、细菌等沉积而成,成因包括口腔卫生差、唾液成分及饮食习惯;去除方法有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洗牙(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不同方法适用情况不同,特殊人群洗牙需注意。
一、牙结石形成原因
牙结石是由食物残渣、细菌、唾液中的矿物质等逐渐沉积在牙齿表面形成的。
口腔卫生状况:如果日常口腔清洁不彻底,比如刷牙不认真、刷牙时间过短、刷牙方法不正确等,就会导致食物残渣和细菌在牙齿表面残留。例如,有些人每天只简单刷牙一两次,而且刷牙时没有将牙齿的各个面都清洁到位,尤其是牙齿的邻面,就很容易使牙结石逐渐形成。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儿童口腔卫生较差时也容易长牙结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口腔卫生维护能力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协助,成年人则需自身重视。
唾液成分:唾液的流速、成分等会影响牙结石的形成。如果唾液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就更容易促使牙结石的沉积。比如,一些患有唾液腺疾病的人,唾液成分发生改变,可能会加速牙结石的形成。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唾液成分有差异,病史中若有唾液腺相关疾病的人需特别注意牙结石问题。
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糖、高黏性食物的人,食物残渣容易黏附在牙齿表面,为细菌滋生和牙结石形成提供条件。例如,经常吃糖果、蛋糕等甜食的人,牙齿表面残留的糖分易被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齿并促进牙结石形成。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饮食习惯不同,高糖饮食人群需警惕牙结石。
二、牙结石去除方法
刷牙:正确刷牙是预防和控制牙结石形成的基础方法。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将牙齿的唇面、舌面、咬合面等各个面都刷到。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可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选择含氟牙膏,引导儿童每天早晚认真刷牙。
使用牙线: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预防和去除邻面的牙结石有一定作用。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将牙线轻轻滑入牙齿邻面,上下刮动清洁。成年人和儿童都可以使用牙线,但儿童使用时需要家长在旁协助,确保安全和正确使用。
洗牙(龈上洁治术):这是去除牙结石最常用的专业方法。医生会使用超声波洁牙机等设备,通过高频振动将牙结石震碎并去除。一般每年到口腔科进行1-2次洗牙,可有效清除牙结石,维护口腔健康。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某些系统性疾病(如心脏病、血液病等)的人,洗牙前需要告知医生病情,由医生评估洗牙的安全性;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一般不建议洗牙,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等情况。
龈下刮治术:如果牙结石已经沉积到牙龈以下,就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医生会用特殊的器械深入牙龈下方,刮除牙结石和菌斑。这种情况通常是牙结石比较严重,已经引起了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等情况才需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