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腺样体肥大不一定需手术,要综合多方面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轻度可先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过敏或细菌感染时分别处理)和鼻腔冲洗;中重度影响呼吸、面容、听力等通常建议手术,手术常用鼻内镜下切除,有一定风险,术后需注意护理,最终由医生综合多因素选合适治疗方案。
轻度腺样体肥大:若孩子仅有轻度鼻塞、流涕等症状,不影响呼吸、睡眠及生长发育,可先采取保守治疗。例如,若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一过性腺样体增生,随着感染控制,部分腺样体可缩小。一般观察3-6个月,定期复查鼻咽镜或鼻部CT评估腺样体变化情况。此阶段要关注孩子日常呼吸状况、睡眠时是否有打鼾等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要注意其吃奶时是否因鼻塞而受到影响。
中重度腺样体肥大:当腺样体肥大导致孩子出现明显的呼吸不畅,如睡眠中频繁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进而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或者引起听力下降、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等情况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例如,长期张口呼吸可能会改变孩子的颌面骨发育,影响容貌和口腔功能,这种情况下手术干预往往是必要的。
保守治疗方法及适用情况:
药物治疗: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腺样体肥大,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从而缓解鼻塞等症状;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但需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等情况)。不过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不能使腺样体缩小至正常,且长期使用药物需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低龄儿童,使用药物更需谨慎,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适用于各年龄段孩子,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孩子鼻黏膜。对于较小的婴儿,可选择专门的婴儿鼻腔冲洗器,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冲洗。
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
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相对创伤较小。手术适用于符合手术指征且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孩子。
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但目前该手术技术相对成熟,风险发生率较低。术后要注意孩子鼻腔分泌物的情况,保持鼻腔清洁,按照医生要求使用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以促进术腔恢复,同时要关注孩子术后的呼吸、睡眠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复诊。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术后家长要加强护理,避免孩子剧烈哭闹等导致术腔出血。
总之,小孩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要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症状严重程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