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常见症状有:心悸感表现为能觉心脏异常跳动或漏跳一拍,因早搏打乱心脏电活动和收缩顺序所致;胸闷不适是因早搏使心脏泵血功能改变致心肌供血不足等,频繁或有基础病者更明显;头晕乏力是早搏致心输出量减少使脑部供血不足及身体缺氧,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还可有气短,因早搏影响心脏整体功能致肺循环受影响;长期受困扰者易产生焦虑情绪,且焦虑可能加重早搏,形成恶性循环。
表现形式:患者常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的异常,可感觉心脏突然快速跳动一下(早搏发生时心室收缩提前,使心脏跳动节律改变),之后可能有较长时间的间歇感,部分人描述为心脏“漏跳一拍”的感觉。不同人群对心悸的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可能表述为胸口有异样的跳动不适,但难以准确用语言描述清楚;老年人可能更易察觉这种心跳的不规律变化。
发生机制:心脏早搏时,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和机械收缩顺序被打乱,提前的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引起心室收缩,导致患者主观上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
胸闷不适
具体情况:部分心脏早搏患者会出现胸口闷胀、压迫感。这是因为早搏发生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心脏排血量短时间内改变,导致心肌供血相对不足或者胸腔内压力变化等,从而引起胸闷症状。例如,频繁发作的早搏可能使这种胸闷感更明显,在活动后或者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加重,因为此时身体对心脏供血的需求增加,而早搏影响了心脏的正常供血和泵血,进而让胸闷症状更为突出。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早搏引起的胸闷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的情况。
头晕乏力
产生缘由:如果心脏早搏频繁发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症状。同时,身体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得不到充足的氧供,会产生乏力感。比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需要较高体能的人群,心脏早搏引起的头晕乏力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儿童若频繁早搏出现头晕乏力,可能会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耐力下降等。老年人由于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对心输出量减少的耐受性更差,所以头晕乏力的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其他伴随症状
气短:当心脏早搏影响了心脏的整体功能,使肺循环受到一定影响时,患者会出现气短的情况,表现为呼吸急促,尤其是在轻微活动后就会感觉气不够用。例如,正常人爬一层楼梯可能不会有明显气短,但早搏患者可能爬一层就会感觉喘气费劲。
焦虑情绪:长期受到心脏早搏症状困扰的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因为频繁出现的心悸、胸闷等不适会让患者担心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进而引发焦虑,而焦虑情绪又可能反过来加重早搏的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比如一些更年期女性,本身内分泌等情况可能有变化,再加上心脏早搏带来的不适,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而焦虑又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进一步影响心脏电活动,使早搏情况可能更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