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是尿道黏膜炎症,女性因尿道短直等易受病原体侵袭,症状有尿道外口红肿、烧灼感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等异常,尿培养可发现病原菌,反复发作可做超声等检查,治疗按病原菌选抗生素且性伴侣同查治;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炎症,症状为膀胱刺激征等,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等增多,尿细菌培养可明确病菌,复杂情况可做超声等检查,急性短疗程抗生素治疗,慢性需找并去除诱因;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且保持外阴清洁、多饮水;老年女性易反复发作,治疗要全面评估并改善一般状况。
膀胱炎: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的炎症,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女性膀胱位于盆腔,与尿道相连。
症状表现
尿道炎:主要症状为尿道外口红肿,尿道有烧灼感、刺痛感,排尿时疼痛明显,可伴有尿频(排尿次数增多)、尿急(迫不及待排尿),部分患者尿道可分泌少量稀薄的分泌物,晨起时可能会发现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或痂膜封口。
膀胱炎:典型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征,严重时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排尿终末时耻骨上区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尿液外观可呈粉红色、红色等,一般无尿道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尿道炎: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尿培养可发现病原菌。如果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炎,尿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膀胱炎: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可明确有无细菌感染及病原菌种类,有助于针对性用药。
影像学检查
尿道炎:一般无需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但若病情反复发作,可考虑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结石、畸形等导致尿道炎反复发作的因素。
膀胱炎:对于反复发作或复杂的膀胱炎,可进行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了解膀胱的形态、结构,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等病变。
治疗原则
尿道炎: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如大肠埃希菌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如果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炎,需使用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性伴侣也需同时检查治疗。
膀胱炎:急性膀胱炎一般短疗程抗生素治疗即可,如单剂疗法或3日疗法等;对于慢性膀胱炎,需寻找并去除诱发因素,如存在泌尿系统结石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特殊人群情况
妊娠期女性:尿道炎和膀胱炎在妊娠期女性中较为常见,由于妊娠期生理变化,用药需特别谨慎,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增加饮水量,通过尿液冲刷来减少病原体感染机会。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且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变化,如前列腺增生(女性虽无前列腺,但可能有尿道周围组织增生等情况)等,尿道炎和膀胱炎容易反复发作。在治疗时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除了抗感染治疗外,要注意改善机体一般状况,加强营养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