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小三阳已孕女性需定期产检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等,做好母婴传播阻断,调整生活方式保证休息活动、均衡饮食,调节心理,避免交叉感染,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健康。
一、定期产检
乙肝小三阳已孕女性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腹部超声等项目。通过监测肝功能可以及时发现肝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若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脏炎症活动;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能了解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跃程度,一般来说,病毒载量越高,母婴传播的风险相对越大;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胆囊、脾脏等的形态结构,早期发现肝脏是否有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进展。
二、母婴传播阻断
1.新生儿免疫接种: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立即提供被动免疫保护,乙肝疫苗则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通过这种联合免疫措施,能有效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几率,保护率可达90%以上。
2.阻断期间注意事项:在孕期如果乙肝病毒DNA定量较高(如大于2×10IU/ml),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在妊娠24-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进一步降低母体内乙肝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风险,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用药。
三、生活方式调整
1.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建议睡眠时间在7-8小时左右,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加重肝脏负担。
2.饮食方面:保持均衡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控制脂肪和糖类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消化代谢的负担。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影响肝脏功能。
四、心理调节
孕期女性由于对自身健康和胎儿状况的担忧,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乙肝小三阳已孕女性要积极调整心态,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可以通过参加孕妇瑜伽、孕妇课堂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因为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对肝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五、避免交叉感染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已孕女性要注意避免血液暴露,如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出血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不必过度紧张和歧视患者,但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皮肤破损处接触他人血液等情况。
六、病情监测与及时就医
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乏力加重、食欲减退明显、尿色加深、右上腹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孕期肝脏负担加重,乙肝病情可能会有变化,及时就医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