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急性炎症,儿童高发,由感染(病毒、细菌)和咽鼓管功能障碍致,有耳痛、听力下降、全身症状等表现,通过病史、耳部及听力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抗感染、对症治疗,儿童和成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例如,在呼吸道病毒流行季节,儿童更容易感染病毒进而引发急性中耳炎。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等。比如,肺炎链球菌可通过上呼吸道感染后,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2.咽鼓管功能障碍:儿童的咽鼓管解剖结构特点使其更容易发生功能障碍。当咽鼓管阻塞时,中耳内的空气被吸收,形成负压,导致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引发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时的鼻黏膜肿胀、腺样体肥大等都可能引起咽鼓管阻塞。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婴儿可能会频繁抓耳。成人则主要表现为耳部剧烈疼痛,在吞咽、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
听力下降:患者可感觉听力减退、耳鸣等。这是因为中耳炎症导致中耳传音结构的功能受到影响。
全身症状:儿童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还可能伴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成人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低热。
2.体征
耳部检查:鼓膜充血、穿孔。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随着病情进展,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穿孔前可见鼓膜向外膨出,穿孔后可见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
三、诊断
1.病史和症状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史、耳部症状出现的时间等。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如耳痛、听力下降等初步怀疑急性中耳炎。
2.耳部检查:通过耳镜检查鼓膜的情况,如是否充血、穿孔等。
3.听力检查:纯音听阈测试等听力检查可发现传导性听力下降,有助于诊断急性中耳炎。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呛奶等情况加重耳部症状。
2.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在明确是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使用奥司他韦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3.对症治疗:对于耳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对于发热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方法控制体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中耳炎需要特别关注,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耳部症状和全身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注意药物的儿童适用性。同时,要保持儿童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耳道加重感染。
2.成人:成人急性中耳炎患者要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按时用药。在治疗期间要避免过度用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