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间生理性通道,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发生率约20%-25%,受胎儿发育、遗传等因素影响,多数无明显症状,靠心脏超声诊断,多数可在出生后1-2年内自行闭合,家长需加强护理、定期复查,特殊情况遵医处理。
一、卵圆孔未闭的基本概念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位于左右心房之间。在胎儿时期,通过卵圆孔,血液可以从右心房直接流向左心房,有助于胎儿的血液循环。通常在婴儿出生后,大多数人会在出生后6-12个月左右,卵圆孔会逐渐闭合,但仍有部分新生儿会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情况。
二、新生儿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
据相关统计,新生儿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较高,约有20%-25%的新生儿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情况。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心脏结构上的生理性改变。
三、卵圆孔未闭的可能影响因素
1.胎儿发育因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如果各种因素影响了心脏结构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卵圆孔未能按时闭合。例如,孕妇在孕期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可能会对胎儿心脏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增加新生儿卵圆孔未闭的发生风险。
2.遗传因素:也有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相关心脏结构异常的遗传病史,新生儿发生卵圆孔未闭的概率可能会相对较高。
四、新生儿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被发现。只有少数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如呼吸稍快等,但这些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仅依靠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
五、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心脏超声检查来明确诊断。心脏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通过超声能够观察到卵圆孔未闭的大小、是否存在分流等情况。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心脏超声检查来评估心脏结构。
六、卵圆孔未闭的转归情况
多数新生儿的卵圆孔会在出生后逐渐自行闭合。一般来说,大部分会在出生后1年内闭合,有少部分可能会延迟到出生后2年左右闭合。但如果到了学龄前期仍未闭合,则需要进一步评估,看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七、对于新生儿卵圆孔未闭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1.家长护理方面:对于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家长要注意加强护理,尽量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因为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结构有一定异常的新生儿来说,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例如,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新生儿增减衣物等。
2.定期复查: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心脏超声复查,以监测卵圆孔的闭合情况。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岁等不同阶段进行复查,通过复查来了解卵圆孔的变化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3.特殊情况处理: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发现卵圆孔未闭伴有一些异常情况,如出现明显的心脏分流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等。但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其身体各方面还处于发育阶段,一般优先考虑观察等待,除非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等情况才会考虑积极的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