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是膀胱的急性细菌感染,女性易发病,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等局部症状,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尿等,影像学多无特殊改变;尿路感染包括上、下尿路,发病部位更广,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更易患,上尿路感染有全身及局部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相应特点,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急性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等。女性因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生急性膀胱炎,性生活活跃期女性发病率较高,育龄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受激素水平等影响,也相对容易发病。
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累及上尿路(肾盂肾炎等)和下尿路(膀胱炎等)。其发病部位更广泛,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女性无论哪个年龄段都比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除生理结构因素外,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路黏膜抵抗力下降,也是高发人群。
二、临床表现
急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部分患者可出现耻骨上膀胱区疼痛、压痛,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但如果感染严重波及上尿路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女性患者在性生活后容易诱发急性膀胱炎,与性生活过程中尿道受到摩擦、细菌容易侵入等因素有关。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除了有膀胱刺激征外,还常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39℃,也可高达39℃以上,同时可有单侧或双侧腰痛,肾区有叩击痛;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主要以膀胱刺激征及耻骨上不适等局部症状为主,但如果下尿路感染没有及时控制,感染蔓延也可引起上尿路感染出现全身症状。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尿路感染除了发热、尿频、尿痛外,可能还会出现拒食、呕吐、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
三、实验室检查
急性膀胱炎: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尿,尿中白细胞计数增多,通常>5个/高倍视野,可伴有红细胞尿,尿细菌学检查可发现致病菌,但一般无明显的肾功能异常相关指标改变,如血肌酐、尿素氮等通常在正常范围。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肌酐、尿素氮等可能因肾脏受损而出现异常;尿常规检查除了有白细胞尿、红细胞尿外,上尿路感染时尿中可能出现白细胞管型等,尿细菌学检查同样可发现致病菌,且定位检查(如膀胱冲洗后尿培养等方法)有助于区分上、下尿路感染。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尿路感染进行实验室检查时需要更仔细操作,确保标本采集准确,因为儿童尿液采集相对困难,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四、影像学检查
急性膀胱炎:一般无特殊影像学改变,超声检查等可能无明显异常发现,除非是慢性膀胱炎反复发作者可能会有膀胱壁增厚等非特异性改变。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有助于发现肾脏有无形态异常、有无结石、梗阻等基础病变,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肾盂肾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对于儿童尿路感染,影像学检查还可用于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尿路畸形等情况,因为先天性尿路畸形是儿童尿路感染容易反复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