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病人需从多方面调整饮食,包括增加水分摄入以稀释尿液中结石物质浓度;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5克;合理调整钙摄入,正常均衡饮食中的钙一般不致结石且能助减少草酸吸收;限制草酸摄入,少吃富含草酸食物;控制动物蛋白摄入,适量选优质蛋白;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因其富含营养且多呈碱性可降低尿液酸度。
一、增加水分摄入
对于尿路结石病人,充足的水分摄入是关键。研究表明,每日饮用足够量的水可以增加尿量,从而稀释尿液中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一般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左右。例如,成人可以每隔1-2小时饮用200-300毫升的水,分多次饮用,保持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对于儿童尿路结石患者,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确保尿量充足。
二、控制钠盐摄入
高盐饮食会使尿液中钙的排泄增加。有研究显示,过多摄入钠盐会导致尿钙排出增多,进而增加尿路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因此,尿路结石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的食用,烹饪时也应少放盐。对于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尿路结石病人,更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因为高血压和高盐饮食的协同作用可能会加重尿路结石的相关风险。
三、调整钙的摄入
并非禁止摄入钙,而是要合理摄入。过去曾认为高钙饮食会增加尿路结石风险,但最新研究表明,适当摄入钙反而有助于降低结石风险。正常均衡饮食中的钙摄入一般不会导致结石形成,反而能与肠道中的草酸结合,减少草酸的吸收。例如,成人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毫克左右,可通过摄入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但菠菜需先焯水减少草酸含量)等食物来获取适量钙。对于尿路结石病人,在保证钙合理摄入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补钙,尤其是通过钙剂补充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限制草酸摄入
草酸摄入过多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富含草酸的食物有菠菜、苋菜、巧克力、坚果等。尿路结石病人应适当限制这类食物的摄入。比如,菠菜可以先用水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后再食用。对于有草酸钙结石病史的病人,更要严格控制草酸的摄入。同时,要注意避免同时大量摄入高草酸食物和高钙食物,以免加重结石风险。
五、控制动物蛋白摄入
过多的动物蛋白摄入会增加尿钙、尿酸和尿草酸的排泄。研究发现,高动物蛋白饮食会使尿液中相关结石形成物质的浓度升高。因此,尿路结石病人应适量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避免过多食用红肉、动物内脏等。例如,每日肉类摄入量可控制在50-100克左右。对于儿童尿路结石患者,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中的蛋白摄入,避免过度摄入高蛋白食物影响肾脏健康。
六、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
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大多呈碱性,有助于降低尿液的酸度,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性。例如,柑橘类水果富含枸橼酸盐,枸橼酸盐可以抑制结石形成。建议尿路结石病人每日摄入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可选择柑橘、苹果等,蔬菜可选择胡萝卜、南瓜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水果和蔬菜的选择上有一定差异,儿童应选择适合其咀嚼和消化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南瓜泥等,同时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等问题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