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剖腹产

来源:民福康

剖腹产是通过外科手术切开孕妇腹部及子宫娩出胎儿的分娩方式,有胎儿相关(如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和产妇相关(如骨盆异常、软产道阻塞、前置胎盘等、产妇合并严重疾病)适应症,手术过程包括麻醉、切开腹壁与子宫取胎、缝合,术后产妇要伤口护理、适当活动恢复、监测身体状况与饮食,新生儿需密切观察呼吸等情况,高龄产妇手术风险高需充分评估监测,多次剖腹产史产妇有子宫破裂风险要评估观察,男性家属需理解风险并给予情感支持与生活照料协助护理产妇及新生儿。

一、剖腹产的定义

剖腹产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切开孕妇腹部及子宫以娩出胎儿的分娩方式,区别于经阴道自然分娩。

二、剖腹产的适应症

(一)胎儿相关因素

1.胎儿窘迫:因脐带绕颈过紧、胎盘功能减退等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表现,如胎心率异常等,经评估无法短时间经阴道分娩时需行剖腹产。2.胎位异常:例如横位(胎儿身体横卧于宫腔)、臀位且估计胎儿体重较大(通常指胎儿体重≥4000g)等情况,经阴道分娩可能引发难产或胎儿损伤。

(二)产妇相关因素

1.骨盆异常:骨盆狭窄或畸形致使胎儿无法通过产道正常娩出。2.软产道阻塞:如盆腔肿瘤、严重阴道畸形等阻碍胎儿经阴道娩出。3.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是胎盘附着位置过低覆盖宫颈内口,胎盘早剥是胎盘过早从子宫壁剥离,均可能危及母儿生命需紧急剖腹产。4.产妇合并严重疾病:像严重心脏病、重度子痫前期等,经阴道分娩会加重产妇病情,需行剖腹产。

三、剖腹产手术过程

1.麻醉:依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硬膜外麻醉等方式,使产妇下腹部及子宫区域感觉阻滞。2.切开腹壁与子宫:依次切开腹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再切开子宫壁,迅速取出胎儿,随后清理胎盘等子宫内组织。3.缝合:先逐层缝合子宫,再缝合腹部切口。

四、剖腹产术后注意事项

(一)产妇方面

1.伤口护理:保持腹部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2.活动与恢复:术后早期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床上活动,如翻身、肢体活动等,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待身体状况允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身体状况监测:关注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状况,若子宫收缩不佳或阴道出血过多需及时处理;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产妇,如心脏病产妇需监测心脏功能,高血压产妇需监测血压等。4.饮食:术后初期进食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利于身体恢复。

(二)新生儿方面

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肤色、肌张力等情况,因剖腹产可能使新生儿呼吸道内羊水排出不充分,存在发生新生儿湿肺等风险,要加强新生儿护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五、特殊人群考虑

(一)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年龄≥35岁)行剖腹产时,手术风险相对增加,如出血、感染等风险更高,术前需充分评估产妇身体状况及子宫情况,术后要更严密监测产妇恢复情况,关注切口愈合及基础疾病变化。

(二)多次剖腹产史产妇

有多次剖腹产史的产妇再次行剖腹产,面临子宫破裂等风险,术前需详细评估子宫疤痕情况,如疤痕厚度等,术后要密切观察产妇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警惕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三)男性家属

需理解产妇剖腹产手术的风险及术后恢复过程,给予产妇情感支持与生活照料,协助产妇进行术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等工作,共同关注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分娩
分娩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