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期有发热、呼吸道症状、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表现,儿童症状不典型易有消化道症状且高热惊厥风险高,老年患者发热不典型易现精神萎靡等且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孕妇需特关对胎儿影响及谨慎处理症状。
一、发热
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期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3~38℃),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中热(体温在38.1~39℃)甚至高热(体温≥39℃)。发热的机制主要是病毒感染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体温升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可能相对更易波动,且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因为儿童长时间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机体的应激反应,但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发热可能会加重心肺等器官的负担。
二、呼吸道症状
1.咳嗽
也是常见的初期症状之一,多为干咳,即无痰或少痰的咳嗽。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呼吸道黏膜后,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起咳嗽反射。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感染初期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明显,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对病毒刺激更敏感;儿童患者咳嗽时需注意观察咳嗽的频率、强度等,避免剧烈咳嗽引起呕吐等情况。
2.咽干、咽痛
患者会感觉咽喉部干燥、疼痛,这是病毒侵袭上呼吸道,导致咽喉部黏膜炎症反应的结果。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不太会准确表达咽痛,但可能会出现拒食、哭闹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咽喉部黏膜萎缩等情况,咽干、咽痛可能会对其进食等产生较大影响。
三、其他症状
1.乏力
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机体在应对病毒感染时,消耗了较多能量,且炎症反应等也会导致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从而出现乏力症状。对于生活方式较为sedentary(久坐)的人群,感染初期乏力可能会对其日常活动影响更显著;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乏力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2.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
部分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期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以及味觉减退的情况。其机制可能与病毒影响了嗅神经、味觉神经有关。对于有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导致嗅觉、味觉功能受损风险的人群,感染初期出现嗅觉、味觉改变时需注意与基础疾病导致的情况相鉴别;儿童患者出现嗅觉、味觉改变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其饮食情况等。
四、不同人群的初期症状特点
1.儿童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初期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除了上述发热、咳嗽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对病毒感染也较为敏感。而且儿童体温变化较快,高热惊厥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对于儿童发热需及时进行体温监测和适当处理。
2.老年人
老年患者感染初期可能发热症状不典型,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却更容易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表现。同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所以对于老年患者要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的变化以及全身状况。
3.孕妇
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初期,除了一般的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外,需要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发热等情况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孕妇用药受到限制,所以在症状观察和处理上需要更加谨慎,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