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转氨酶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原因有疾病活动、药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合并其他肝病等,应就医检查评估,如因病毒复制活跃可抗病毒治疗、用护肝药,还需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儿童、孕妇、老年乙肝患者转氨酶高各有注意事项
一、明确转氨酶高的意义
乙肝患者转氨酶高通常提示肝细胞受损,转氨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40U/L左右,当数值升高时意味着乙肝病毒可能正在活跃复制,导致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高。
二、查找转氨酶高的原因
1.疾病活动:乙肝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免疫系统对受感染肝细胞进行攻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进而使转氨酶升高。例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处于免疫清除期,很容易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
2.药物因素:某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抗结核药物等,可能会加重乙肝患者的肝脏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
3.不良生活方式:长期酗酒、过度劳累、熬夜等都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促使乙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比如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肝脏的夜间排毒和修复过程。
4.合并其他肝病:乙肝患者合并其他类型的肝病,如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进一步升高。
三、相应应对措施
1.就医检查评估: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功能全套、肝脏B超等,以明确转氨酶高的具体原因及肝脏的受损程度。例如通过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可以了解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肝脏B超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结构等情况。
2.抗病毒治疗:如果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导致的转氨酶高,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从根源上减少对肝细胞的损害,从而有助于降低转氨酶。
3.护肝治疗:可使用一些护肝药物来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利于肝细胞的修复。
健康饮食: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肝脏的负担。
避免饮酒: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乙肝患者饮酒会加重肝脏损害,必须严格戒酒。
5.定期复查:乙肝患者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乙肝患者:儿童乙肝患者转氨酶高时,需更加谨慎对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生活护理,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休息。
2.孕妇乙肝患者:孕妇乙肝患者出现转氨酶高时,要综合考虑胎儿的情况和孕妇的肝脏状况。治疗时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定期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各项指标。
3.老年乙肝患者:老年乙肝患者转氨酶高时,要注意其身体机能下降的特点,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选择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重生活护理的细致化,如饮食要易于消化吸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