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心绞痛在症状表现上,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与典型心绞痛不同,相关人群特点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者,中青年精神紧张、老年人易与颈椎病等混淆、女性更年期易因激素变化出现、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者易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史及颈椎病等其他疾病史者也易出现。
一、症状表现
(一)疼痛特点
1.部位:假性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在胸部中央、心前区,但也可能出现在颈部、肩部、手臂、上腹部等其他部位,与典型心绞痛相对固定的胸骨后中下段等部位不同。例如有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肩部的酸痛不适。
2.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胀痛、隐痛等,而典型心绞痛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样疼痛。比如有的患者感觉胸部像被一种较轻的疼痛所牵扯,并非那种强烈的压榨感。
3.持续时间: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可数小时甚至数天,而典型心绞痛发作时间多较短,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例如有的患者胸部不适症状能持续数小时。
(二)诱发因素特点
1.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假性心绞痛往往与体力活动的关系不密切,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发作,而典型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等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比如患者在安静坐着时也会出现胸部不适,而不是在运动时才发作。
2.与呼吸的关系:部分假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与呼吸有关,深呼吸或咳嗽时可能会使疼痛加重或减轻,而典型心绞痛与呼吸关系不大。例如患者在深呼吸时会感觉到胸部不适有变化。
二、相关人群特点
(一)不同年龄
1.中青年:中青年人群中假性心绞痛可能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白领,可能因精神因素出现假性心绞痛症状。
2.老年人:老年人出现假性心绞痛时需注意与一些非心脏因素引起的胸痛相鉴别,如老年人可能合并颈椎病等,颈椎病变可能导致类似心绞痛的疼痛症状,因为颈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引起放射性疼痛,易被误认为心绞痛。
(二)不同性别
一般来说男女在假性心绞痛症状表现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更容易出现因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假性心绞痛,这与女性在该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关,激素波动可能影响情绪,进而引发类似症状。
(三)不同生活方式
1.长期精神紧张者:长期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如从事高压力职业、长期焦虑的人群,大脑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容易出现假性心绞痛症状。因为长期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干扰心脏相关神经调节,引发类似心绞痛的不适。
2.生活不规律者:生活不规律,如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身体的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增加假性心绞痛的发生风险。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从而可能引发胸部等部位的不适症状。
(四)有相关病史者
1.有精神心理疾病史者:本身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出现假性心绞痛的概率较高。因为精神心理疾病会影响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节,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容易产生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例如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躯体化症状,其中就可能包括胸部的不适疼痛,类似假性心绞痛表现。
2.有颈椎病等其他疾病史者:有颈椎病病史的人,由于颈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放射性疼痛,容易被误诊为心绞痛,这类患者出现的胸部疼痛就属于假性心绞痛范畴。比如颈椎病引起的上肢放射性疼痛,有时可能被患者误认为是心前区疼痛,实际是假性心绞痛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