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典型症状包括鼻腔分泌物增多、鼻塞、嗅觉减退及鼻痒喷嚏,伴随头痛、咽喉不适、睡眠障碍等表现,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症状有不同特点,其症状通常持续3个月以上且反复发作,未经规范治疗可能引发疾病进展。
一、慢性鼻炎的典型症状及表现
1.鼻腔分泌物增多:慢性鼻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鼻腔分泌物增加,以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为主。分泌物可能呈透明或淡黄色,量多时可从前鼻孔流出或倒流至咽喉部,引发咽部异物感或咳嗽。研究显示,约70%的慢性鼻炎患者存在分泌物增多现象,与鼻腔黏膜慢性炎症导致的腺体分泌亢进有关。
2.鼻塞:鼻塞是慢性鼻炎的核心症状,表现为双侧或单侧鼻腔持续性或交替性阻塞。鼻塞程度可随体位改变(如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加重)或环境因素(如寒冷、干燥)波动。长期鼻塞可能导致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甚至影响儿童面部发育。鼻内镜检查可见鼻甲肿大、黏膜充血或苍白,鼻道狭窄。
3.嗅觉减退:约30%~50%的慢性鼻炎患者可出现嗅觉功能下降,表现为对气味敏感度降低或完全丧失。机制与鼻腔黏膜肿胀阻塞气味分子到达嗅区,或炎症损伤嗅神经末梢有关。嗅觉减退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如无法感知食物气味或危险信号(如燃气泄漏)。
4.鼻痒与喷嚏:部分患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炎者)可出现阵发性鼻痒,伴连续性喷嚏(每次3~5个或更多)。鼻痒多局限于鼻前庭或鼻翼,与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有关。但单纯慢性鼻炎的鼻痒症状通常较轻。
二、症状的伴随表现及鉴别要点
1.头痛与面部压迫感:慢性鼻炎患者可能因鼻腔阻塞导致窦口引流不畅,引发鼻窦黏膜肿胀,出现前额部、颞部或面中部胀痛,尤其在低头或弯腰时加重。需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鉴别,后者头痛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如恶心、畏光)不同。
2.咽喉不适: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可引起咽干、咽痒、异物感或慢性咳嗽,长期刺激可能导致慢性咽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频繁清嗓或“吭吭”声,需与胃食管反流、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鉴别。
3.睡眠障碍:鼻塞导致的张口呼吸可引发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或频繁觉醒,影响睡眠质量。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成人则易出现晨起头痛、记忆力下降。多导睡眠监测可辅助诊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三、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鼻炎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误认为“感冒”。需关注长期鼻塞对颌面部发育的影响(如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以及腺样体肥大导致的“腺样体面容”。治疗应优先选择生理盐水冲洗、鼻用激素等非药物干预,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
2.老年人患者:老年人慢性鼻炎可能合并鼻息肉、鼻窦炎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鼻塞症状可能因鼻甲纤维化、黏膜萎缩而减轻,但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更明显。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鼻用激素可能升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应慎用。
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加重鼻腔黏膜充血,导致鼻塞、流涕症状。治疗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如某些抗组胺药、血管收缩剂),优先选择生理盐水冲洗或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四、症状的持续性与疾病进展
慢性鼻炎症状通常持续3个月以上,且反复发作。未经规范治疗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甲黏膜不可逆增厚)、鼻息肉或鼻窦炎。研究显示,长期鼻塞患者中约15%~20%可出现嗅觉永久性损伤,5%~10%可能合并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定期鼻内镜检查可监测疾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