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轻度可能仅轻微头晕乏力,中度头晕乏力加重、注意力不集中等,重度会出现明显头晕、晕厥等;低血压还会带来多方面危害,对脑部可致记忆力减退等,对心脏可致心脏肥厚等,对其他脏器有相应损害,且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危害。
一、低血压的症状
(一)轻度低血压症状
轻度低血压时,部分人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头晕、乏力,尤其是在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头晕感稍明显,这是因为体位改变导致血压短暂下降,影响脑部供血,一般稍事休息可缓解,这类情况在青壮年生活方式较健康、基础血压正常的人群中较为常见,若生活方式调整后可改善。
(二)中度低血压症状
中度低血压时,头晕、乏力症状会加重,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此时可能会感觉视物模糊,这是由于脑部及眼部供血不足所致,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与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减退相关。还可能出现心悸,这是因为身体为了维持重要器官供血,心脏加快搏动来代偿,在一些原本心脏功能较弱的人群中更易出现。
(三)重度低血压症状
重度低血压时,会出现明显的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这是脑部严重供血不足的表现,可能导致摔倒而发生外伤等情况。还可能出现少尿,因为血压过低会使肾脏灌注不足,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在患有心肾功能不全的人群中,重度低血压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肾功能衰竭,比如本身有慢性肾病的患者,重度低血压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二、低血压的危害
(一)对脑部的危害
长期慢性低血压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影响脑的正常功能,使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性疾病的风险,因为脑部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状态,会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在老年人群体中,随着年龄增长本身脑功能就有退化趋势,低血压会加速这一进程。
(二)对心脏的危害
心脏为了保证重要器官供血,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可能会导致心脏肥厚、心肌劳损,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例如一些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低血压时心脏代偿性增强收缩,长期下去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低血压的危害更为显著。
(三)对其他脏器的危害
除脑部和心脏外,肾脏长期灌注不足会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蛋白尿、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损害表现;胃肠道供血不足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营养不良的人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的状况,在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中,低血压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四)对特殊人群的危害
1.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调节能力弱,低血压时更容易出现脑缺血事件,如脑梗死等,而且老年人各脏器功能本身在衰退,低血压对脏器功能的损害更易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情况,同时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晕厥时更容易发生骨折等外伤。
2.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低血压可能影响脑部的正常发育,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因为脑部发育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在儿童时期如果长期存在低血压,会干扰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等导致低血压的儿童,更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
3.孕妇:孕妇低血压可能会影响胎盘的供血,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因为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重要器官,血压过低会使胎盘的血流灌注减少,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在孕期需要特别监测血压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压问题,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