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二尖瓣反流有不同症状,常见一般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病情轻时剧烈活动后气短,进展后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可出现,与左心房压力升高致肺淤血有关)、乏力(心输出量减少致全身灌注不足)、心悸(心脏节律改变或心功能不全致代偿性心率加快);不同严重程度下有特殊症状,轻度时很多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剧烈运动后轻微症状易被忽视,中重度时可出现水肿(右心功能不全致体循环淤血)、咳嗽(长期肺淤血刺激呼吸道,合并感染时加重)、胸痛(心肌缺血所致),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常见一般症状
1.呼吸困难
是二尖瓣反流较常见的症状。在病情较轻时,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二尖瓣反流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肺淤血,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例如,一项针对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约6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且随着左心室功能逐渐减退,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心肺功能本身有所下降,更容易受到二尖瓣反流导致的肺淤血影响而出现呼吸困难;女性患者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心脏负荷增加,可能会使呼吸困难症状更明显。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二尖瓣反流使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所致。研究表明,约40%-50%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存在乏力症状。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缺乏运动等)的患者,本身基础体力就较差,二尖瓣反流导致的乏力症状会更加突出;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对心输出量减少的耐受性更差,乏力感可能更为显著。
3.心悸
患者可自觉心跳不规则或心跳有力。这是因为二尖瓣反流引起心脏节律改变或心功能不全时,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来维持血液循环。部分患者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发现心律失常等情况。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等病史,发生二尖瓣反流时更容易出现心悸症状;年轻患者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等,可能会使心悸症状更易被诱发。
二、不同严重程度下的特殊症状
1.轻度二尖瓣反流症状
轻度二尖瓣反流时,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在体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发现异常。但部分患者可能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轻微的气短、乏力加重情况,不过这种情况往往容易被忽视。对于儿童轻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可能更不易早期发现症状,需要通过定期的儿童健康体检,尤其是心脏超声检查来早期发现。
2.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症状
水肿: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时,会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出现水肿症状。常见于下肢,表现为下肢踝关节等部位的可凹性水肿,早晨起床时可能较轻,下午或活动后加重。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水肿可蔓延至全身,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情况。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淋巴回流相对较慢,更容易出现水肿;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影响水钠代谢,加重水肿症状。
咳嗽:长期肺淤血可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如果合并肺部感染,咳嗽会加重,且可出现咳痰等症状。有吸烟史的患者,其呼吸道本身就处于相对敏感状态,二尖瓣反流导致的肺淤血更容易诱发咳嗽;儿童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出现咳嗽时,需要特别注意与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儿童常见疾病相鉴别,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混淆症状。
胸痛:部分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可出现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压榨性、闷痛等。这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因为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肌供血相对不足。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二尖瓣反流时胸痛症状可能更易被诱发且症状可能更不典型;老年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阶段,本身就容易出现胸痛相关的不适,二尖瓣反流导致的胸痛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