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肥大有排尿困难(早期尿频、夜尿多、排尿等待等,晚期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血尿、可致腹股沟疝等并发症的症状;其原因包括年龄增长(35岁后增生,50岁后症状明显)、性激素失衡(雄激素与雌激素平衡失调致前列腺增生)、生活方式因素(久坐、酗酒、饮食不当)、基础疾病影响(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影响前列腺相关功能增加发病风险)
一、前列腺肥大的症状
1.排尿困难
早期表现:尿频,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这是由于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尿无力、尿间断等情况。年龄较大的男性,随着前列腺体积增大,尿道受到压迫,尿液排出阻力增加,导致排尿过程变得不顺畅。例如,50岁以上男性若出现夜尿从1-2次增加到3-4次,且排尿起始缓慢,尿线射程短等表现,需警惕前列腺肥大。
晚期表现:可能出现尿潴留,即膀胱内尿液不能自行排出,患者下腹部胀痛明显。长期的排尿困难还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这是因为尿液在膀胱内潴留,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
2.血尿
前列腺表面血管扩张、破裂可导致血尿。一般为镜下血尿,也可表现为肉眼血尿。在排尿终末时出现血尿相对较为常见。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男性,血管弹性较差,前列腺肥大时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而且,血尿还可能提示合并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鉴别。
3.其他症状
由于排尿不畅,患者长期用力排尿,可能会导致腹股沟疝、脱肛等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二、前列腺肥大的原因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会逐渐增生。男性35岁以后前列腺组织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前列腺基质-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改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前列腺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使得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例如,60岁以上男性中,前列腺肥大的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随着年龄进一步增长,患病率还会上升。
2.性激素失衡
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平衡失调是前列腺肥大的重要原因。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在前列腺内睾酮可转化为双氢睾酮,双氢睾酮是刺激前列腺细胞增生的主要活性雄激素。而雌激素对前列腺上皮细胞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当雄激素分泌增多或雌激素分泌相对减少时,会促使前列腺组织增生。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雄激素分泌相对减少,但雌激素水平变化相对复杂,这种激素失衡状态容易引发前列腺肥大。例如,一些患有内分泌疾病导致性激素失衡的男性,前列腺肥大的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3.生活方式因素
久坐:长期久坐会使前列腺长时间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容易诱发前列腺肥大。例如,司机、办公室职员等长期久坐的人群,患前列腺肥大的风险相对较高。
酗酒:酒精会刺激前列腺充血,长期酗酒可导致前列腺反复充血,进而引发前列腺肥大。有长期酗酒习惯的男性,比不酗酒的男性患前列腺肥大的几率要高。
饮食:高油脂、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过多,也可能对前列腺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前列腺肥大的发病风险。例如,经常食用大量油炸食品、辣椒等的人群,前列腺受到刺激的几率增加。
4.基础疾病影响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前列腺肥大的几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异常,促进前列腺组织增生。例如,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前列腺肥大相关症状。
高血压、动脉硬化:这些疾病会影响前列腺的血液供应,导致前列腺组织缺血缺氧,促使前列腺细胞代偿性增生,从而增加前列腺肥大的发生风险。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男性,需要更加关注前列腺健康,定期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