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常见全身症状有乏力(肝脏受损致能量代谢紊乱,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超80%患者有此表现,年龄大的更明显)、低热(肝脏炎症刺激免疫系统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影响,儿童表现不典型);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胆汁分泌及胃肠消化,酒精性肝炎患者较突出且老年患者可能伴基础病加重)、恶心呕吐(肝脏病变致胃肠蠕动消化功能受影响,儿童因胃肠未成熟更易出现且严重,需注意补液防脱水)、腹胀(胃肠淤血、消化功能紊乱及腹水形成等致,肝硬化肝炎后期易出现腹水致明显腹胀);黄疸相关症状有皮肤巩膜黄染(胆红素代谢障碍致,不同类型肝炎出现时间程度不同,新生儿需特别关注防对神经系统影响)、尿色加深(胆红素经尿液排出致,血液胆红素升高时尿色如浓茶);肝区相关症状有肝区疼痛(炎症刺激肝脏包膜神经致,不同病因特点有差异,儿童表述不清晰需家长辅助判断)、肝大(肝脏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等致,儿童表现因年龄病情不同需结合其他检查)。
乏力:是肝炎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患者常感到疲倦、没力气,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肝脏受损后,其代谢、解毒等功能受到影响,身体能量代谢紊乱,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感。例如,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约80%以上的患者会有乏力表现,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身体基础状况相对较弱,乏力感更为明显。
低热:部分肝炎患者会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反应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反应产生的致热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的。儿童肝炎患者的低热表现可能相对不太典型,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来综合判断。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会出现不想吃饭、食量减少的情况。肝脏是参与消化液分泌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炎时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同时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导致食欲减退。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炎患者,食欲减退可能较为突出,且年龄较大的酒精性肝炎患者可能还伴有其他消化系统的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食欲减退的程度。
恶心、呕吐:肝炎患者常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这是因为肝脏病变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胆汁反流等因素也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症状。儿童肝炎患者由于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恶心、呕吐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且更严重,需要注意补液,防止脱水。
腹胀:患者感觉腹部胀满不适。主要是由于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紊乱以及腹水形成(严重肝炎时可能出现)等原因导致。例如肝硬化引起的肝炎患者,后期可能出现腹水,进而导致明显腹胀。
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当肝炎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就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表现为皮肤发黄、眼睛的白眼球发黄等。不同类型肝炎黄疸出现的时间和程度有所不同,如急性黄疸型肝炎在病程初期即可出现黄疸,而慢性肝炎黄疸相对较轻且出现较晚。新生儿肝炎患者的黄疸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因为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黄疸可能会对其神经系统等造成影响,需及时监测胆红素水平。
尿色加深:尿液颜色像浓茶一样。这是因为胆红素经过代谢后通过尿液排出,当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时,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导致尿色加深。
肝区相关症状
肝区疼痛:患者右上腹(肝区)可能会有隐痛、胀痛或钝痛等感觉。肝脏表面有包膜,炎症刺激包膜上的神经会引起疼痛。不同病因的肝炎肝区疼痛的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如乙肝患者的肝区疼痛可能与病情活动程度有关,活动期疼痛可能较明显。儿童肝区疼痛表述可能不清晰,需要通过家长观察其是否有哭闹、拒按右上腹等表现来辅助判断。
肝大:医生通过触诊等检查可能发现肝脏肿大。肝炎时肝脏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等会导致肝脏体积增大。在儿童肝炎中,肝大的表现可能因年龄和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