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低血压状况,可从多方面入手,包括适当增加钠盐摄入(低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不同人群摄入量有差异)、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摄入量不同)、适当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品(需注意适度及特殊人群)、食用有助于提升血压的水果和蔬菜(不同水果、蔬菜有不同食用量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增加钠盐摄入
对于低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有助于升高血压。正常成人每天摄入盐量以6g左右为宜,但低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一般可增加至8-10g/d。不过,高血压患者需谨慎,若本身有高血压病史,盲目增加钠盐摄入可能加重高血压病情,需根据自身整体健康状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由医生评估后决定。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短期增加钠盐摄入可使部分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所升高,但长期大量摄入高盐饮食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问题,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等。
二、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血容量至关重要,从而有助于提升血压。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1500-2000ml水分,但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每天保证1800-2200ml左右的水分摄入。不同年龄阶段有所差异,儿童根据年龄不同,婴儿每天需摄入约900-1000ml,幼儿约1300-1600ml等;老年人由于口渴感减退等原因,需主动多饮水,每天至少保证1500ml左右,且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例如,研究表明,脱水状态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而补充水分后血容量恢复,血压可得到改善。
三、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血压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摄入量有所不同。例如,成年男性每天可摄入蛋白质70-80g左右,女性55-65g左右;儿童根据年龄增长,蛋白质摄入量逐渐增加,婴儿期每天约20-30g,到青少年期可达到每天70-90g左右。以鱼类为例,深海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研究发现,适量食用深海鱼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对血压有一定的良性影响,但如果本身有高尿酸血症等情况,需注意鱼类的摄入量及种类选择。
四、适当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品
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压。但摄入需适度,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咖啡因不宜超过400mg,相当于4杯左右的咖啡(每杯约100-150ml)。对于儿童,由于其对咖啡因更为敏感,应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品;老年人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也需谨慎摄入,因为过量咖啡因可能导致心跳过速、血压波动过大等问题。例如,有研究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可使部分低血压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有所上升,但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五、食用一些有助于提升血压的水果和蔬菜
水果:例如香蕉,富含钾元素等,钾元素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心脏和血压调节有一定作用。一般成年人每天可食用1-2根香蕉。但如果有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需限制香蕉摄入量,因为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钾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香蕉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又如红枣,有一定的益气养血作用,对于部分因气血不足导致的低血压可能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但也不能过量食用,每天吃5-10颗为宜。
蔬菜:像菠菜,富含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铁元素对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很重要,血红蛋白不足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加重低血压情况,适量食用菠菜有助于预防贫血。一般成年人每天可摄入100-200g菠菜。再如胡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等,对身体的血液循环等有一定益处,每天可食用100-150g左右。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用含糖分较高的水果如红枣等需严格控制量,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