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弓形虫病早发型多致胎儿严重病变、预后差,晚发型出生后渐现神经和眼部病变;获得性弓形虫病急性期有发热、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慢性期全身症状较轻,局部器官受累可致眼部、中枢神经、呼吸、心血管等系统出现相应症状,影响患者不同方面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一、先天性弓形虫病症状
(一)早发型
多由母体孕期急性弓形虫感染所致,胎儿在宫内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全身病变。在妊娠早期感染时,可导致流产、死胎;妊娠中晚期感染则可能引起胎儿发育异常,出生后可见早产、体重过低等情况,还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贫血、肺炎、心肌炎等多系统受累表现,部分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小头畸形、脑积水、颅内钙化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预后,且这类患儿往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二)晚发型
通常是在胎儿期感染后,出生时并无明显症状,但在出生数月或数年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和眼的病变。神经系统方面可能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癫痫发作等;眼部病变常见脉络膜视网膜炎,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这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且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或出现新的并发症。
二、获得性弓形虫病症状
(一)全身性感染症状
1.急性期
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部分患者发热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体温波动相对较大,而成人发热相对较有规律,但总体来说发热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急性期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
全身不适:患者常感觉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等,肌肉酸痛可累及全身多组肌肉,以四肢肌肉较为常见,活动后酸痛症状可能加重,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尤其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或需要频繁活动的人群影响更为明显。
淋巴结肿大:是获得性弓形虫病较常见的体征,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较为多见。淋巴结一般质地中等,可活动,通常无明显压痛,但少数情况下可能有轻度压痛,肿大的淋巴结一般在感染控制后数周或数月逐渐消退,但也有部分患者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较长。
2.慢性期
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间断性的低热、乏力等表现,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可迁延数月至数年。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本身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加重慢性期的不适症状,使病情难以稳定。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免疫性疾病等,慢性期的弓形虫感染可能会使基础病情加重,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综合治疗。
(二)局部器官受累症状
1.淋巴结外器官受累
眼部:可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模糊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眼部症状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视力问题,容易被家长忽视,而成人可明确表述视力变化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逐渐进展,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患者,视力受损会对其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能会影响其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神经发育过程。而对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认知功能减退等问题,且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避免对其肝肾功能等造成过度负担。
呼吸系统: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呼吸系统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弓形虫感染更容易累及呼吸系统,且病情可能更难控制。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对于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弓形虫感染累及心血管系统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病情,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需要综合评估心血管状况和弓形虫感染的情况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