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去除方法包括龈上牙结石的手工龈上洁治、超声波龈上洁治,龈下牙结石的手工龈下刮治、超声龈下洁治,还有家庭辅助措施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间刷,以及定期口腔检查与维护包括定期洗牙和口腔健康宣教,一般每6-12个月洗牙一次,特殊情况更频繁,同时根据不同人群进行相应口腔健康宣教。
一、龈上牙结石的去除方法
(一)手工龈上洁治
由医生使用刮治器等手工器械去除龈上牙结石。操作时医生会将器械置于牙结石下方,通过用力撬动等动作将牙结石刮除。对于一些较小的口腔操作空间,手工洁治可能更精细,但相对耗时。适用于大多数有龈上牙结石的人群,尤其对于一些对超声波洁牙不耐受的患者,手工洁治是一种替代方法。
(二)超声波龈上洁治
利用超声波洁牙机的高频振动来去除龈上牙结石。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头会产生高频振动,使牙结石快速松动并脱落。这种方法效率较高,能较快地清除大量的龈上牙结石。一般来说,超声波洁治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震动感和酸痛感,但大多可耐受。适用于多数成年患者,对于牙结石较多且较厚的情况,超声波洁治更为快捷有效。不过,对于患有某些心脏疾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超声波洁牙机,因为其高频振动可能干扰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二、龈下牙结石的去除方法
(一)手工龈下刮治
医生使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来去除龈下牙结石。需要将器械深入到牙龈下方的牙周袋内进行操作,相对手工龈上洁治更具挑战性,对医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手工龈下刮治适用于龈下牙结石较多且牙周袋较深的患者,对于一些牙周炎早期且龈下牙结石不是特别顽固的情况可以采用。但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较明显的酸痛感,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受度。
(二)超声龈下洁治
在超声波洁牙机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工作头来进行龈下牙结石的去除。超声龈下洁治可以进入牙周袋内,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去除龈下牙结石。相比手工龈下刮治,超声龈下洁治效率有所提高,但同样需要医生准确操作以避免损伤牙龈和牙周组织。对于牙周炎患者伴有较深牙周袋和较多龈下牙结石的情况较为适用。不过,儿童由于牙周组织相对娇嫩,一般不首先采用超声龈下洁治,除非有特殊严重的牙周问题且经过评估后认为必须进行。
三、家庭辅助措施辅助去除牙结石
(一)正确刷牙
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对于预防牙结石的进一步形成有一定作用。对于儿童,家长需要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因为儿童可能难以独立完成有效的刷牙操作。例如,3-6岁的儿童可以在家长帮助下,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刷牙时间控制在1-2分钟左右,逐渐培养良好的刷牙习惯。
(二)使用牙线或牙间刷
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对于防止牙结石在牙齿邻面的沉积有帮助。使用时将牙线轻轻滑入牙缝,呈C形包绕牙齿邻面,上下拉动清除污垢。牙间刷适用于牙缝较大或有牙列拥挤等情况的人群,可以更深入地清洁牙缝内的污垢。对于成年人,如果存在牙缝,建议每天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进行清洁。而儿童在牙齿替换期等特殊阶段,使用牙线或牙间刷需要在家长指导下进行,避免损伤牙龈组织。
四、定期口腔检查与维护
(一)定期洗牙
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通过定期洗牙可以及时发现和去除牙结石,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对于一些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例如每3-6个月就需要洗牙一次,以控制牙周炎症的发展。不同年龄的人群都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从长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可以逐渐建立口腔检查的习惯,一般1-2岁左右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口腔检查,了解牙齿的发育情况等。
(二)口腔健康宣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包括饮食建议、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等。例如,建议患者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因为糖分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产酸,容易腐蚀牙齿并促进牙结石的形成。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宣教内容有所不同。对于儿童,要强调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对于成年人,要提醒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