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潴留需从病史与症状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诊断。病史采集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及相关病史,症状有下腹部胀痛等;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及男性直肠指诊;辅助检查有超声可测残余尿量等,导尿试验明确尿潴留,尿流动力学查膀胱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判断感染及肾功能情况。
一、病史与症状评估
1.病史采集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膀胱尿潴留的病因可能不同。婴幼儿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畸形等有关,老年人则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对于儿童,要询问是否有产伤、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病史;对于老年人,需了解是否有长期排尿困难的病史、是否有前列腺疾病家族史等。
性别因素:男性膀胱尿潴留需重点考虑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女性则要考虑是否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尿道狭窄、妊娠相关因素(如胎头压迫等)。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因盆底肌功能下降增加膀胱尿潴留风险;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患者,感染未有效控制可能引发尿潴留。
病史:既往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如脊髓损伤、脑出血、脑梗死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导致尿潴留;是否有盆腔手术史,盆腔手术可能损伤相关神经或造成尿道、膀胱结构改变。
2.症状表现:患者通常有下腹部胀痛,膀胱区膨隆,有尿意但无法自行排尿等表现。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潴留,可能逐渐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等,随后发展为完全不能排尿;儿童先天性尿路畸形引起的尿潴留可能伴有排尿异常的其他表现,如尿液性状改变等。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下腹部可触及膨胀的膀胱,呈囊性感,按压时有明显胀痛感。对于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潴留,触诊下腹部可发现增大的膀胱;儿童若为先天性尿路梗阻,也可通过腹部触诊发现膀胱异常增大。
2.直肠指诊(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体积增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中央沟变浅或消失;前列腺癌患者则可触及前列腺硬结等异常。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检查意义:超声是诊断膀胱尿潴留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测量膀胱残余尿量,正常膀胱残余尿量一般小于50ml,当残余尿量大于50ml时提示可能存在尿潴留。同时,超声还可以观察膀胱的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导致尿潴留的病因。例如,前列腺增生患者超声可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突入膀胱;先天性尿路畸形患儿超声可发现尿路结构异常。
操作要点:检查时患者无需特殊准备,一般采取仰卧位,将超声探头置于下腹部进行扫描,测量膀胱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残余尿量(残余尿量=0.5×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π/6)。
2.导尿试验
操作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插入膀胱,若能引出大量尿液,提示存在尿潴留。一般引出尿液量超过100ml即可考虑尿潴留。但导尿试验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对于女性患者,导尿时要注意尿道解剖结构;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粗细的导尿管,操作轻柔。
临床意义:导尿试验是明确尿潴留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引出尿液后可缓解患者的下腹部胀痛症状。
3.尿流动力学检查
检查内容: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尿道阻力等情况。对于膀胱出口梗阻导致的尿潴留患者,可发现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尿道阻力增高;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尿潴留,可了解神经支配相关的膀胱功能异常情况。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逼尿肌无反射等尿流动力学改变。
适用情况:当病史、体格检查和初步超声等检查不能明确尿潴留病因时,可考虑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膀胱因素还是尿道因素导致的尿潴留,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可引起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尿潴留。例如,急性膀胱炎患者尿常规可发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等;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常规也可能有相应异常表现。
肾功能检查:对于长期尿潴留患者,需检查肾功能,了解是否存在肾功能损害。尿潴留可导致尿液反流,影响肾功能,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异常表现。老年人长期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潴留,若未及时处理,可能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