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表现

来源:民福康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出现多种表现,呼吸困难有左心衰竭引起的劳力性、端坐、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右心衰竭引起的因体循环淤血致的呼吸困难;乏力、疲倦是因心输出量减少致组织灌注不足;水肿有右心衰竭的下肢水肿及全心衰竭的全身性水肿;咳嗽、咳痰是左心衰竭时肺淤血刺激所致,夜间平卧加重,合并感染时痰呈脓性。

一、呼吸困难

(一)不同阶段表现

1.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在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这是因为活动时心脏负荷增加,肺淤血加重。例如,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或进行轻微体力活动后,就会感到气促,需要停下来休息。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人可能本身心肺功能就有所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易被察觉;儿童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也会在活动后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

端坐呼吸:患者不能平卧,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而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在生活方式方面,肥胖人群由于身体负担重,更容易出现端坐呼吸的情况;有基础心脏病病史的人群,端坐呼吸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多在夜间发作,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且小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加等因素有关。对于不同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心肺功能,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表现有所不同。

2.右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主要是体循环淤血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淤血,使肺循环受阻,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例如,右心衰竭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如缓慢行走时就出现呼吸费力的情况。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合并右心衰竭的患者,呼吸困难会更加明显,因为本身肺功能就差,再加上体循环淤血进一步影响呼吸。

二、乏力、疲倦

(一)发生机制及表现

1.发生机制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导致骨骼肌供血、供氧减少,从而引起乏力、疲倦。这是因为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包括肌肉组织,肌肉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就会出现乏力、疲倦的感觉。

2.不同人群表现

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本身在下降,出现乏力、疲倦时更易被忽视,但往往提示心功能可能出现问题。老年人可能原本就有行动迟缓等表现,当出现明显乏力、疲倦时,需要警惕充血性心力衰竭。儿童如果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原本可以进行的玩耍等活动现在不能持续,出现容易疲倦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功能异常影响了身体的正常活动。

三、水肿

(一)不同部位表现及机制

1.下肢水肿

是右心衰竭较常见的体征。机制是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使软组织出现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站立或坐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大,淤血更明显,所以下肢水肿较为明显。例如,患者在下午下班回家后,双下肢水肿会比早上起床时更明显。对于肥胖人群,下肢本身脂肪厚,水肿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通过观察下肢皮肤的紧张度等还是可以发现异常。

2.全身性水肿

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当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同时存在时,会出现全心衰竭,此时体循环和肺循环都有淤血,导致全身性水肿。表现为全身皮肤肿胀,按压有凹陷等。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全身性水肿时要高度怀疑充血性心力衰竭,因为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

四、咳嗽、咳痰

(一)表现及机制

1.表现

咳嗽、咳痰是左心衰竭的常见症状。咳嗽多在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可减轻。咳痰一般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合并感染时可呈脓性痰。

2.机制

左心衰竭时,肺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受到刺激,引起咳嗽。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咳嗽更明显。例如,患者在夜间睡眠中可能会被咳嗽呛醒。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咳嗽、咳痰会更加频繁和严重,因为基础肺疾病加上心功能不全导致的肺淤血,双重因素刺激呼吸道。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由于呼吸道较娇嫩,咳嗽、咳痰的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咳嗽伴有呼吸急促等,而成人可能更易咳出痰液但也会有明显的气促。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水肿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人体约有5%的体液存留在组织间隙,穿梭于机体各种细胞核毛细血管之间。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中医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得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怎么办?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遵医嘱适度活动,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要严格限制体力活动,以高坐位或半卧位为主,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患者可以选择β受体拮抗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可以改善预后。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可以进行心脏再同步化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力衰竭,为什么叫充血性心心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扩大、心脏收缩无力,血液都集中在肺循环,从肺循环应该回流到心脏,因为心脏扩大了,心脏收缩能力下降了,肺循环的血液流不到心脏里,造成的一个肺淤血、肺充血的过程,导致于呼吸困难,有的严重还有咳嗽、咳痰、甚至咳血,所以叫充血性心衰竭,这是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目前的药物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种。一,利尿剂。利尿剂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起效最快,常用的药物以静脉推注为主。主要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口服的药物包括螺内酯,氢氯噻嗪等。但是在用药期间应该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二,硝酸酯类药物,对于患者存在有冠心病合并有心衰时,可以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呼吸困难:多数心力衰竭的患者都是因为运动耐力下降而出现呼吸困难或者乏力的症状而来医院就诊。休息状态的时候,患者大多没有症状。而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也会出现症状,还可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在夜间睡觉的时候会被憋醒,呈坐位或者头高位的时候会好转;2、下肢水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首先表现的是心律失常,而且多数是室上性的和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可导致患者死亡。其次可以见到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数伴有肺循环淤血,增加了肺部感染机会。第三,可出站肝功能不全。患者早期表现为可逆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可以导致心源性的肝硬化。第四,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一般治疗:平时可以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富含钠盐、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感冒及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2、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长期规律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地
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在强烈运动之外症状较轻者适当休息症状即可缓解。症状较重者在休息之后仍旧会有此症状最好到医院进一步就诊。下肢水肿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症状,此为首发症状,出现此症状应到医院就诊,排除是否有体液潴留。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诱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急性右心衰即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为大块肺梗死引起。临床上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常见的病因有:与冠心病有关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梗死断裂、室间破裂穿孔;感染性心内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啊?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叫做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者室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地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综合征。心力衰竭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患者会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也会出现右心衰的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3个方面:1.一般治疗平时给予低脂、低盐饮食少食富含钠盐、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休息,防止过于劳累、感冒及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2.积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饮食均衡营养。规律生活。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张朝颖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心脏血流或者是射出发生问题,不能满足组织的灌注需求引起的体循环或者是肺循环瘀血。按照心脏的解剖部位分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按照起病的缓急可以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按照肾脏的射血分数可以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李舒承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主要表现是肺水肿以及体循环的水肿。左心衰的患者表现是肺水肿,往往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干、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严重会发生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右心衰的患者表现是周身的水肿,比如下肢水肿、腹腔脏器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李秀珍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为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导致心脏功能改变,会引起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发病的早期会出现呼吸困难,最早是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甚至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左心衰竭的表现。病情进展到后期也会出现右心衰竭,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心慌、心悸、四肢乏力,如果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发作,会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需要及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明确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心力衰竭,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还需要给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心力衰竭症状持续加重,心功能持续下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张进鹏 副主任医师
河源市人民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引起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腹胀,尿少,下肢浮肿等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积极地给予利尿,强心,扩张血管,抗心衰等治疗。
心力衰竭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常见的一些原因是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等,在治疗上主要是减轻患者心脏的负担,可以对症的给予利尿强心。如果是晚期可以做心脏移植的治疗,在急性的心衰治疗方面,我们要去除诱因给予患者吸氧,必要的时候要做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还要皮下注射药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