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低血压指孕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其成因有孕期血容量变化、子宫增大压迫血管、体质因素、激素变化等。轻度可无症状,中重度有头晕、乏力、晕厥等表现,对孕妇可增意外风险、降生活质量,对胎儿可致供血供氧不足、增窘迫风险。预防要体位调整、适当增营养、适度运动,处理上轻度可通过调整营养等改善,中重度需就医卧床休息等处理。
一、定义及正常范围
孕妇低血压是指孕妇的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值。一般来说,孕妇血压的正常范围与非孕期有所不同,收缩压正常范围通常在90~139mmHg,舒张压正常范围在60~89mmHg,当收缩压低于90mmHg和(或)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可考虑为低血压。
二、常见原因
(一)生理因素
1.孕期血容量变化:怀孕后,孕妇的血容量会逐渐增加,一般在怀孕32~34周时达到高峰,比孕前增加30%~50%。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对的血液稀释情况,导致血压偏低,这种情况在年轻孕妇或血容量基础较低的孕妇中可能更为明显。
2.子宫增大压迫血管:随着孕期进展,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尤其是孕妇长时间仰卧时,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会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血压下降。这种情况在孕中晚期较为常见。
(二)个体差异
1.体质因素:有些孕妇本身体质较弱,基础血压就偏低,怀孕后可能更容易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例如一些体型较瘦的孕妇,由于血管相对较细,血液循环相对不那么顺畅,在孕期可能更容易发生低血压。
2.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导致血压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适应过程,但也可能导致部分孕妇出现低血压症状。
三、临床表现
(一)轻度低血压
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被发现。孕妇可能只是偶尔感觉稍微有点头晕、乏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二)中重度低血压
1.头晕:孕妇可能会经常感到头晕,尤其是在突然站立、长时间站立或改变体位时,头晕症状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体位改变时,血压调节不及时,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2.乏力:孕妇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较差,活动耐力下降,可能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到疲惫不堪。
3.眼前发黑或晕厥:严重的低血压可能会导致孕妇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这是由于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引起的,这种情况比较危险,需要及时处理。
四、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一)对孕妇的影响
1.增加孕期风险:孕妇低血压可能会增加摔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因为头晕、晕厥等症状可能导致孕妇在行走、站立等情况下发生意外,进而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
2.影响生活质量:频繁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孕妇的日常生活和休息,降低孕妇的生活质量,使孕妇难以舒适地度过孕期。
(二)对胎儿的影响
1.影响胎儿供血供氧:孕妇低血压会导致胎盘的供血供氧减少,因为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与母体的血压密切相关。如果胎盘供血供氧不足,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2.增加胎儿窘迫风险:长期的胎盘供血供氧不足还可能增加胎儿窘迫的发生风险,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儿心率异常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危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五、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预防措施
1.体位调整:孕妇要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尽量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在站立或改变体位时要缓慢进行,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血压骤降。
2.适当增加营养:孕妇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及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以预防因贫血等原因导致的低血压。同时,要注意适量饮水,保持血容量的稳定。
3.适度运动:孕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二)处理措施
1.轻度低血压:如果孕妇只是轻度低血压且没有明显症状,可以通过上述的体位调整和增加营养等方式进行改善,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和自身症状的发展情况。
2.中重度低血压:当孕妇出现中重度低血压症状时,如头晕、晕厥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让孕妇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供血。同时,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排除贫血等其他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