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严重疾病信号,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表现,由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结石、肿瘤、感染)、全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因素(药物、剧烈运动)引起,伴随疼痛、肿块、蛋白尿有不同意义,儿童血尿需重视先天性畸形等,老年人血尿要警惕肿瘤等,需及时检查并注意相关情况。
血尿的表现形式
肉眼血尿
尿液外观呈血色,可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鲜红色等。例如,当出血量较多时,尿液会明显变红。
可见于多种情况,如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管丰富,容易破裂出血等。
镜下血尿
需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尿液中存在红细胞。一般来说,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镜下血尿。
常见于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可以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也可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刺激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有红细胞渗出等情况。
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
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像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在前驱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病,除了血尿外,还常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则病程较长,病情迁延,血尿可时轻时重。
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以肾结石为例,患者可能有腰部疼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血尿可以是镜下血尿,也可以是肉眼血尿,活动后血尿往往会加重。
泌尿系统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如肾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三联征;膀胱癌也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间歇性发作。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女性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可伴有血尿,尿液外观可呈混浊状,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也可表现为血尿;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白血病细胞浸润尿路等组织,也可能出现血尿。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泌尿系统时,可出现血尿,同时还会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其他因素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引起血尿,如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可能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磺胺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低,容易形成结晶,损伤尿路引起血尿。
剧烈运动:部分人在剧烈运动后可出现一过性镜下血尿,这是由于剧烈运动导致肾脏血管痉挛或损伤了尿路黏膜引起的,一般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血尿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伴有疼痛
肾绞痛: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如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疼痛非常剧烈,呈阵发性,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这是因为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疼痛和损伤黏膜出血。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除了有血尿外,还会出现膀胱刺激征,是由于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引起的。
伴有肿块
泌尿系统肿瘤可伴有腹部或腰部肿块,如肾癌可在腹部摸到肿块,膀胱癌一般腹部肿块不明显,但当肿瘤晚期侵犯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在下腹部摸到肿块。
伴有蛋白尿
肾小球疾病常伴有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患者,除了血尿外,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通过尿常规等检查可发现蛋白尿。
特殊人群血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血尿
特点:儿童血尿可能由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引起,如先天性肾囊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也可能由肾小球肾炎导致,儿童肾小球肾炎多与感染相关,如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
注意事项:儿童出现血尿时,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因为儿童泌尿系统疾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让孩子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尿加重。
老年人血尿
特点:老年人血尿要高度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如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因为老年人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高发人群。此外,老年人的肾小球疾病相对少见,更多见的是泌尿系统的良性病变,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血尿等。
注意事项:老年人出现血尿时,应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泌尿系统超声、CT、膀胱镜等检查,以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