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普通发烧症状区别
可从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三方面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普通发烧,症状表现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程度个体差异大,伴干咳等多种症状,普通发烧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异;流行病学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明确或可疑暴露史、发病有季节性地区聚集性,普通发烧无此特点;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有不同表现来区分两者。
一、症状表现方面
1.发热程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发热程度个体差异较大,可表现为低热(体温37.3~38℃)、中等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普通发烧一般多为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体温升高,其发热程度相对较难有统一的特定指向,但一般单纯普通发烧体温波动相对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常见特点,不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没有绝对特异性的程度区分。例如一些研究显示,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以中低热起病较为常见,但也有不少患者会出现高热情况。
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但这不是绝对区分点,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可能相对更隐匿,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部分年轻患者明显,但也不能仅以此区分。
2.伴随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除发热外,常伴有干咳、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咽痛、鼻塞、流涕、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而普通发烧如果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常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较少出现干咳、嗅觉味觉减退等情况;如果是其他普通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伴随症状会因具体病因不同而异,但通常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伴随症状有明显区别。比如普通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导致的发烧,可能会有咳嗽、咳痰,且痰液有一定特点等,但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伴随症状不同。
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吸烟人群如果出现发烧,普通发烧可能更多与呼吸系统其他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素相关,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伴随症状可能有其自身特点;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出现发烧,普通发烧可能与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引发的感染等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伴随症状需要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般表现来综合判断,同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症状表现的影响,比如基础疾病可能会使患者乏力等症状更明显或不典型等。
二、流行病学方面
1.接触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往往有明确或可疑的新型冠状病毒暴露史,比如近期去过疫情高发地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有密切接触等。而普通发烧患者一般没有这种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暴露史,但如果是普通感冒等情况,可能有接触普通感冒患者等情况,但这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接触史不同。
从年龄和特殊人群角度,儿童如果出现发烧,需询问其是否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的情况,因为儿童可能通过家庭接触等途径感染;老年人群如果有发烧,要详细询问其近期外出情况、接触人群情况等,因为老年人群如果有新型冠状病毒暴露风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需要重点排查;对于有免疫缺陷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出现发烧时,新型冠状病毒暴露史的询问更为关键,因为这类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所以准确了解接触史很重要。
2.发病季节与地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大流行期间,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区聚集性特点,在疫情高发地区和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而普通发烧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和地区,由多种常见的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素引起,如普通感冒在冬春季节相对多见,但这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季节地区特点不同但需注意区分。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在疫情期间的发烧需要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地区流行情况,若所在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率高,儿童发烧要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老年人群在疫情流行地区出现发烧更要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排查;有旅游史等情况的人群,根据旅游地区的疫情情况来判断发烧是否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常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铁蛋白增高;而普通发烧如果是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计数也可能有变化但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点不同;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常增高。
从年龄看,儿童血常规表现可能有其特殊性,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情况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判断仍需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症状;老年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比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那么血常规表现会更复杂,需要综合分析来区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是普通发烧相关的血常规改变。
2.病原学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通过实时荧光RT-PCR检测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可呈阳性,或通过病毒基因测序发现与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而普通发烧患者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不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判断需要更谨慎,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结合多次检测、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儿童进行病原学检测时要注意采集标本的规范性等,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从而区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是普通发烧的病原学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