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和莱姆病均可能引发关节痛,但疼痛性质、病程及致病机制存在显著差异,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与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关节痛通常在发热后1-2天出现,呈突发性、对称性,多累及手腕、踝关节等小关节,疼痛剧烈如“折断感”,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明显。病程多为自限性,持续1周至数月,少数遗留慢性关节炎。
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发,早期表现为游走性红斑,数周至数月后出现间歇性单侧或寡关节炎,常见于膝关节,疼痛较轻但易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关节炎。两者均需通过血清学检测(如抗体检测)确诊,基孔肯雅热无特效药,以对症支持为主;莱姆病需抗生素早期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