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是传染病,且具有明确的传染性。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当蚊虫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其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健康人完成传播,形成“患者-蚊虫-健康人”的传播链。
该病虽不通过日常接触或空气传播,但传播效率受蚊虫密度影响显著。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雨季蚊虫滋生旺盛时,病毒扩散速度加快,易形成局部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少数患者可能因关节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影响生活质量。
个人需做好防蚊措施,如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社区应清理积水容器,减少蚊虫孳生地;医疗机构需加强病例监测,及时隔离患者并开展蚊媒控制,以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