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管理标准采取防控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炭疽被明确列为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不过,由于炭疽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尤其是肺炭疽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极高,因此在疫情处理上,我国对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2小时内报告疫情、严格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等。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制品传播,也可通过吸入带菌的尘埃或气溶胶感染。人类炭疽主要有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三种类型,其中肺炭疽最为凶险,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因此,对炭疽的防控必须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有效控制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