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慢性关节炎是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后引发的长期关节炎症,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该病通常在急性感染期(高热、剧烈关节痛)症状消退后出现,30%-6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其核心机制是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持续攻击关节组织,导致软骨损伤、滑膜炎症和韧带纤维化。患者常感到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可缓解,但过度使用又会加剧疼痛。
基孔肯雅热慢性关节炎以手、腕、膝、踝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接受物理治疗控制症状。尽管多数患者关节功能可随时间部分恢复,但10%可能遗留永久性残疾。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早期抗病毒治疗和急性期关节保护(如避免过度负重)是预防慢性化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