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尿道炎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生活方式调整等。
1、药物治疗
滴虫性尿道炎的核心治疗是抗滴虫药物,首选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用药期间需严格禁酒,避免双硫仑样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若合并阴道炎或前列腺炎,需延长疗程或联合抗生素。
2、局部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尿道分泌物较多时,用无菌棉球轻拭,禁止搔抓以防黏膜损伤。女性可配合阴道栓剂(如甲硝唑栓、替硝唑栓)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减少全身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避免盆浴、游泳及使用公共浴巾,防止交叉感染。
3、生活方式调整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滴虫滞留。饮食清淡,避免辛辣、酒精及咖啡因,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和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沸水烫洗后阳光下暴晒杀菌。暂停性生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若出现血尿、腰痛、发热等并发症迹象,或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应立即就医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排除膀胱炎、前列腺炎等上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