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闭塞致相应心肌区域缺血坏死,典型心电图表现有面向梗死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早期高尖T波后逐渐倒置加深、数小时后面向坏死区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本质相似,临床需结合整体情况判断,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出现上述改变应高度警惕。
ST段抬高:在面向梗死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通常在V1-V6导联以及I、aVL导联等前壁相关导联可见ST段抬高,这是因为心肌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受损,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导致ST段发生偏移。例如,V2、V3导联是前间壁心肌对应的导联,V3、V4导联是前壁心肌对应的导联,V5、V6导联是前侧壁心肌对应的导联,当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这些导联的ST段会出现明显抬高。
T波改变:早期可出现高尖T波,随着病情进展,T波逐渐倒置且加深。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复极过程发生异常,导致T波形态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T波可表现为高尖,而随着时间推移,缺血进一步加重,T波会转为倒置。
病理性Q波:在梗死发生数小时后,面向坏死区的导联上会出现病理性Q波。病理性Q波的出现提示心肌已经发生了坏死,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异常,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波宽度≥0.04秒,深度≥同导联R波的1/4。一般在梗死相关的导联上出现病理性Q波,如前壁心肌梗死时,V1-V6导联等可出现病理性Q波。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本质上是相似的,但在实际临床中,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分析心电图时要注意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心电图表现;女性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是存在的。对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患者,出现上述心电图改变时更应高度警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