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掉了一块后要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患部,及时就医检查,之后还要通过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口腔洁治来预防再次形成牙结石,以维护口腔健康,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注意相应特点。
一、初步处理方法
(一)保持口腔清洁
牙结石掉了一块后,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可以使用软毛牙刷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按照巴氏刷牙法进行,能有效清除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对牙齿及牙龈的刺激。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引导孩子正确刷牙。
(二)避免刺激患部
尽量不要用掉了牙结石的部位咀嚼食物,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牙齿和牙龈,导致不适加重。例如,儿童如果牙结石掉了一块,要避免让其吃冰淇淋、过烫的汤类等,防止刺激受伤的牙龈组织。
二、及时就医检查
(一)专业口腔检查
应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明确牙齿和牙龈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检查的重点和方式略有不同。儿童的口腔发育尚不完善,医生会特别注意牙龈的健康状况以及牙齿的后续生长情况;成年人则更关注牙结石掉落部位是否有感染、牙龈是否有红肿、出血等情况。
(二)进一步处理
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果牙龈有轻度炎症,可能会进行局部冲洗,使用生理盐水等冲洗掉残留的细菌和杂质;如果存在牙齿敏感等问题,可能会采取一些缓解敏感的措施,如使用脱敏牙膏等。对于儿童,医生会更加谨慎操作,以保障儿童的口腔健康和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三、预防再次形成牙结石
(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定期刷牙是关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对于儿童,家长要监督其刷牙时间和方法,保证刷牙效果。同时,还可以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辅助清洁牙齿缝隙,减少食物残渣和菌斑的堆积。
(二)定期口腔洁治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2次口腔洁治(洗牙),通过专业的洗牙设备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儿童也应根据牙齿发育情况,在医生建议下定期进行口腔洁治,一般3-6个月可考虑一次,具体间隔时间由医生根据儿童口腔实际状况决定。通过定期洗牙可以有效预防牙结石的再次形成,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