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调整环境、注意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鼻腔喷雾剂、生理盐水冲洗)和全身用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儿童用药要注意安全,老年人需考虑基础疾病和药物相互作用。
一、一般治疗
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适宜的温度(一般18~22℃)和湿度(40%~60%)有助于减轻鼻咽炎症状,干燥、污染的环境可能加重病情,尤其对于儿童,干燥空气会使鼻腔黏膜更易受损。
生活方式:
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来说,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在睡眠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来对抗炎症。
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多饮温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稀释痰液等分泌物,儿童则需家长引导保证足够水分摄入。
二、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鼻腔喷雾剂: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可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常用于成人及大龄儿童,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可能的局部不良反应,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应用。
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炎症,儿童可采用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进行温和冲洗。
全身用药:
抗生素: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脓涕、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抗病毒药物:如为病毒感染引起,一般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等,但需在医生判断病毒类型及适宜使用时应用,儿童使用需遵循儿童用药规范。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咽炎需特别注意用药安全,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如成人的片剂等,尽量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制剂。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鼻塞程度等,一旦病情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鼻咽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用药时需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某些滴鼻剂时需注意对血压等的影响,且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较慢,用药更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