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母婴、血液、性传播等感染,分急性和慢性,有相应临床表现,可通过乙肝五项等检查诊断,治疗主要是符合指征者抗病毒;肝炎是肝脏炎症统称,病因多样,不同病因表现不同,通过病史、检查诊断,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如自限性病毒性肝炎支持对症,丙型肝炎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药物性肝炎停可疑药保肝等,不同人群治疗需个体化调整。
一、定义与病因区分
乙肝
定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病因: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性传播等途径感染。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风险不同,如新生儿因母婴传播风险较高;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静脉药瘾者因共用注射器增加感染几率;有高危性行为人群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有乙肝家族史且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
肝炎
定义: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病因:病因多样,病毒性肝炎除了乙肝病毒外,还有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药物性肝炎与服用特定药物有关;酒精性肝炎与长期大量饮酒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患病风险不同,比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性肝炎风险高;自身免疫性肝炎在女性中相对多见;有药物过敏史或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的人群药物性肝炎风险增加。
二、临床表现区分
乙肝
急性乙肝: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色加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皮疹等肝外表现,黄疸型肝炎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急性乙肝症状相对较轻,成人症状相对明显。
慢性乙肝: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肝炎
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炎临床表现有一定共性,但也有差异。比如甲型肝炎起病较急,常以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药物性肝炎患者有明确的服药史,在服药后一段时间出现乏力、黄疸等表现;酒精性肝炎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功能衰竭相关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可表现为乏力、黄疸、瘙痒等。
三、实验室检查区分
乙肝相关检查
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抗-HBs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或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产生的抗体;HBeAg阳性通常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HBe阳性可能提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抗-HBc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DNA定量: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反映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传染性大小,数值越高,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
肝炎相关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等指标。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肝炎时可升高;TBil、DBil、IBil升高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等情况;Alb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炎,肝功能指标变化有不同特点,比如药物性肝炎可能以ALT升高为主,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伴有球蛋白升高等。
病原学检查:根据不同病因的肝炎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测,如甲型肝炎可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丙型肝炎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丙型肝炎病毒RNA等,以明确是否为病毒性肝炎及具体的病毒类型。
四、诊断区分
乙肝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乙肝接触史、家族史等)、临床表现以及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若乙肝五项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大三阳)或HBsAg、抗-HBe、抗-HBc阳性(小三阳),再结合乙肝病毒DNA定量阳性,可诊断为乙肝感染,进一步根据肝功能等检查判断是急性乙肝还是慢性乙肝等。
肝炎诊断
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用药史、饮酒史、家族史、疫区接触史等,结合临床表现,然后进行肝功能、病原学等相关检查。通过综合分析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明确是哪种类型的肝炎,比如有明确药物服用史,同时肝功能异常,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诊断为药物性肝炎;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结合肝功能等检查可诊断为酒精性肝炎等。
五、治疗原则区分
乙肝治疗
目前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等。对于符合抗病毒指征的患者,可根据病情等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等因素,儿童患者用药需更加谨慎,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等。
肝炎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的肝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病毒性肝炎中的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丙型肝炎目前可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愈性治疗;药物性肝炎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保肝等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炎需戒酒,同时进行保肝等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则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治疗时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药物的肝肾功能影响等,女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时要关注药物对月经等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