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老年人,用石膏托等固定6-8周,期间做股四头肌锻炼但有再移位等风险;手术有张力带钢丝固定术(适横形骨折)和髌骨爪固定术(适粉碎性规整骨折),术后要护理伤口、循序渐进康复锻炼,老年人康复长需加强营养,关注全身情况。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老年人髌骨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一般采用长腿石膏托或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固定时间通常为6-8周。在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及远端血运、感觉等,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肿胀可能影响恢复。
2.康复锻炼:在固定期间,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同时,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端对位情况。但保守治疗存在骨折再移位风险,且长时间固定可能导致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选择
张力带钢丝固定术:适用于有移位的髌骨骨折,尤其是横形骨折。通过钢丝环绕髌骨上下极形成张力带,利用钢丝的张力来对抗骨折端的分离力量,维持骨折的对位。这种手术方式创伤相对较小,能较好地恢复髌骨的连续性和关节面的平整。
髌骨爪固定术: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如果骨折块相对较规整,可采用髌骨爪固定。髌骨爪能够牢固地固定骨折块,恢复髌骨的形状和关节功能。
2.术后护理与康复:术后需要进行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早期进行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老年人由于机体恢复能力较弱,康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需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注意观察膝关节的肿胀、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老年人术后还需关注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因为手术创伤可能对心肺功能有一定影响,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