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部位可遍及全身或局限于外阴、肛周等,程度轻重不一,夜间易加重,还伴皮肤干燥、抓痕与苔藓样变、皮肤感染等表现。
皮肤瘙痒的程度与发作特点
瘙痒程度:瘙痒程度轻重不一,轻度者仅为间断性轻微瘙痒,不影响日常生活;重度者则瘙痒剧烈,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有的患者会因搔抓过度导致皮肤破损、出血等。一些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皮肤瘙痒往往更为严重,这是因为高血糖会使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导致神经病变,加重瘙痒感。
发作特点:瘙痒可呈阵发性发作,在夜间往往会加重,这可能与夜间人体活动减少,注意力相对更集中在皮肤瘙痒感受上,且夜间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比如,糖尿病患者在睡眠时,由于血糖相对稳定但神经敏感性可能增强,瘙痒发作频率和程度可能比白天更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在进食某些食物后,如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接触某些过敏原后,瘙痒发作会加剧,这与个体的糖尿病病情以及过敏体质等因素相关。
伴随的皮肤表现
皮肤干燥: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会引起皮肤内的渗透压改变,导致皮肤水分丢失增加,从而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干燥的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进而加重瘙痒症状。例如,皮肤表面变得粗糙,脱屑等,尤其是在四肢等部位较为常见。
抓痕与苔藓样变:患者因瘙痒剧烈而反复搔抓,会在皮肤上留下抓痕,长期反复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苔藓样变,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呈苔藓状。这种皮肤改变在搔抓频繁的部位,如颈部、肘部、腰骶部等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皮肤外观和患者的心理状态。
皮肤感染:由于皮肤瘙痒患者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容易继发细菌、真菌等感染。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脓疱疮,表现为皮肤出现脓疱;真菌感染可引起体癣、股癣等,出现环状红斑、丘疹、水疱等皮肤损害,同时感染部位的瘙痒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