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th骨折与Colles骨折在定义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原则上有区别,Colles骨折多因腕背伸、手掌着地等致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有“银叉”“枪刺样”畸形等;Smith骨折因腕屈曲、手背着地等致远端向掌侧、桡侧移位,有类似餐叉样相反畸形,X线表现不同,均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具体方案依多因素定,治疗中需观察患肢情况防并发症。
Colles骨折是最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
Smith骨折又称反Colles骨折,受伤机制多为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骨折远端向掌侧、桡侧移位。
临床表现:
Colles骨折:局部可见典型畸形,呈“银叉”畸形(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侧面观呈银叉样)和“枪刺样”畸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正面观呈枪刺样),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Smith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腕部掌侧可出现肿胀、瘀斑,也有疼痛和活动受限,可出现类似餐叉样的畸形,但方向与Colles骨折相反。
影像学表现:
X线片上,Colles骨折可见桡骨远端骨折线,远折端向背侧移位,向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角度变小,甚至掌倾角变为负角等。
Smith骨折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骨折线,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向桡侧移位,掌倾角增大。
治疗原则:
两者均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对于复位不满意或严重粉碎骨折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骨折类型等因素综合决定。例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生长塑性能力较强,轻度的移位可能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后依靠自身生长塑形恢复正常;而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的,手术治疗可能需要考虑内固定材料的选择等问题,以保证骨折的稳定和促进愈合。在治疗过程中,都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