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含牵引疗法(适身体差者持续牵引并监测血运神经)及卧床护理(保持患肢体位防并发症),手术有内固定(依情况选合适装置助早期离床)和人工关节置换(针对高龄等严重情况可快速稳定),老年患者术前需评估优化基础病术后监测,儿童患者治疗要兼顾生长发育特点非手术观察对位对线手术选对骨骺影响小的装置。
一、非手术治疗
1.牵引疗法:包括皮牵引与骨牵引,适用于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需持续牵引6~8周,牵引过程中需定期调整牵引重量与位置,密切监测患肢血运及神经功能,防止出现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
2.卧床护理:需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应加强翻身、拍背及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与肌肉功能恢复。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手术:常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等,适用于身体状况可耐受手术的患者,手术可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需根据骨折类型、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内固定物,不同内固定物有其适应证与优缺点,如PFNA对不稳定骨折固定效果较好。
2.人工关节置换术:针对高龄、骨折严重粉碎伴严重骨质疏松或内固定失败风险高的患者,可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快速稳定骨折、早期恢复活动,但术后需注重关节功能锻炼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康复期需逐步增加活动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全面评估全身状况,优化基础疾病控制,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与并发症预防;康复阶段注重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与机体恢复,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
2.儿童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少见,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需兼顾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特点,非手术治疗需密切观察骨折对位对线及生长情况,手术治疗应选择对骨骺影响小的内固定装置,避免影响骨骼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