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的相关因素包括:输卵管因素,如炎症(输卵管黏膜炎、周围炎,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感染常见)、手术史(绝育术后再通或瘘管、曾行粘连分离术等)、年龄(35-39岁相对高发);受精卵游走,一侧输卵管受精后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着床;辅助生殖技术,接受该技术者风险高,年龄大且做辅助生殖者风险更高;避孕失败,宫内节育器或口服紧急避孕药失败后怀孕易致宫外孕;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致受精卵异位着床。
受精卵游走
受精卵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后,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称为受精卵游走。若游走时间过长,受精卵在对侧输卵管着床,就会形成宫外孕。这一情况不受年龄、性别等特定因素绝对限制,但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等生理因素会影响受精卵游走过程。
其他因素
辅助生殖技术: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发生宫外孕的风险比自然受孕女性高。例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胚胎着床位置异常的概率增加,这与胚胎移植过程中输卵管蠕动等功能改变有关,年龄较大且进行辅助生殖的女性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其自身生殖系统功能可能有所下降。
避孕失败:包括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和口服紧急避孕药失败等情况。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时,避孕失败的女性怀孕后发生宫外孕的风险增加,可能是因为节育器影响了受精卵在宫腔内着床的环境;口服紧急避孕药失败后怀孕,也容易出现宫外孕,这与药物对女性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局部环境的干扰有关,不同年龄女性使用紧急避孕药失败后宫外孕风险无明显绝对差异,但年龄较大女性本身生殖健康状况可能更需关注。
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可压迫输卵管,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使受精卵在输卵管以外的部位着床形成宫外孕。例如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会改变输卵管的正常解剖位置,卵巢肿瘤可能会推移输卵管,这类情况在有相关疾病的女性中存在宫外孕风险增加的情况,不同年龄、性别女性都可能因相关肿瘤存在而面临风险,但女性相对更易患此类生殖系统相关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