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居家隔离休息防止传播,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发热时物理降温或医生评估后选合适药物退热及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发病48小时内符合指征需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病毒药,儿童患流感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谨慎用药,老年人防并发症遵医嘱,孕妇确诊后需及时就医由医生制定诊疗方案。
一、隔离休息
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居家隔离休息,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要注意对儿童、老年人、孕妇等脆弱人群的防护,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二、对症支持治疗
1.发热处理:若出现发热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对于发热较明显的情况,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药物退热,但需严格遵循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的用药禁忌,避免不恰当用药。
2.缓解其他症状:若有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可根据具体表现进行相应处理,如咳嗽明显时可适当多饮水湿润咽喉,鼻塞严重者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但均需在合理范围内操作,遵循对症缓解原则。
三、抗病毒治疗
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患者需在医生评估病情后,判断是否符合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指征,若符合则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抗病毒药物,但严禁自行盲目用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流感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其体温、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选择适合儿童的安全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流感易引发肺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患流感后应更加谨慎对待,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变化,定期复诊。
3.孕妇:孕妇患流感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所以孕妇确诊流感后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及胎儿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