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感冒了发烧怎么办
哺乳期妈妈感冒发烧时,要密切观察自身及宝宝情况,体温未超38.5℃用物理降温,超38.5℃或伴严重症状及时就医,遵医嘱选对宝宝影响小的药,自身注意休息、营养均衡,与宝宝适当隔离,特殊人群更要密切观察及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观察病情与物理降温
观察病情:哺乳期妈妈感冒发烧时,首先要密切观察自身及宝宝的情况。留意自己发热的程度、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鼻塞、咽痛等,同时观察宝宝有无异常表现,如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因为妈妈感冒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给宝宝。
物理降温: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先尝试物理降温。通过多饮水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同时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利用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需注意擦拭时力度要适中,避免宝宝接触到擦拭用的液体。
二、及时就医与药物选择
及时就医:当体温超过38.5℃,或伴有严重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例如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判断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等。
药物选择:如果需要用药,应告知医生正在哺乳期,医生会选择对宝宝影响较小的药物。一般来说,中成药相对较为安全,如感冒清热颗粒等,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影响宝宝健康。
三、日常护理与特殊人群注意
日常护理:哺乳期妈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注意与宝宝保持适当的隔离,如戴口罩等,减少宝宝被传染的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对于哺乳期妈妈这个特殊人群,在感冒发烧期间要格外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变化。如果本身有基础病史,如哮喘等,感冒发烧可能会诱发基础病发作,要更加密切观察。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宝宝在妈妈患病期间的健康和安全,如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喂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