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即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有反复发作的喘息等症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和组分,临床表现有典型及变异型症状和相应体征,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等,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等,药物有多种,管理需避免接触变应原等且不同年龄人群管理有别,特殊人群如孕妇哮喘患者治疗需权衡。
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有些青少年患者,其哮喘症状可能在运动时出现,称为运动性哮喘。此外,咳嗽变异型哮喘仅表现为顽固性咳嗽,没有明显的喘息症状;胸闷变异性哮喘则主要表现为胸闷。
体征:发作时典型体征为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重症哮喘发作时,可能出现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不同年龄患者的体征表现可能相似,但婴幼儿哮喘由于胸廓较柔软,可能哮鸣音不如年长儿明显。
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等。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增加≥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证实气道高反应性)等肺功能检查结果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患者,还需结合病史、家族过敏史等综合判断。例如,有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
治疗与管理: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发作,维持正常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等。在管理方面,需要避免接触变应原,对于有明确过敏原(如尘螨)的患者,应尽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不同年龄患者的管理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家长更加关注其日常症状和用药情况,确保规范治疗;成年人则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吸烟、避免接触职业性致喘物等。特殊人群如孕妇哮喘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