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会引发疼痛(包括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腰背部疼痛)、间歇性跛行、神经功能障碍(有感觉异常、肌力下降)以及严重时出现二便及性功能障碍,不同人群发生情况有差异,长期重体力劳动、腰椎退变等人群易患病,中老年、有腰椎病史等人群更易出现相应症状。
腰背部疼痛:患者常感觉腰背部有隐痛或酸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是由于椎管狭窄导致腰椎稳定性受到影响,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也可能与椎管内神经受压后引发的神经源性炎症有关。腰背部疼痛可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有所减轻。
间歇性跛行
这是腰椎管狭窄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不得不停止行走或坐下休息,休息后症状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复发。其机制是行走时脊髓及神经根的血流量相对减少,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症状。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长期腰椎退变、有腰椎手术史等人群更易出现间歇性跛行。例如,中老年人群随着腰椎退变加重,椎管逐渐狭窄,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神经功能障碍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发凉等感觉异常。麻木可表现为从足部向上逐渐发展的感觉减退,发凉是因为神经受压影响了血液循环。这是由于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影响了感觉神经的正常功能。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有腰椎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比如,一些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未有效治疗的患者,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腰椎管狭窄,进而出现感觉异常。
肌力下降:严重的腰椎管狭窄可能导致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提物无力等情况。这是因为神经受压影响了肌肉的神经支配,长期神经受压会使肌肉失用性萎缩,导致肌力下降。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肌力下降的情况,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并无显著性别差异。
二便及性功能障碍
这是腰椎管狭窄较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椎管狭窄严重压迫马尾神经,影响了马尾神经对二便和性功能的调控功能,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情况。此类情况在中老年患者中相对更易发生,尤其是那些腰椎管狭窄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