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本身不传染,其常见病因有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儿童要防反复感染等,老年人要防感染等,有基础疾病人群要控制基础病。
引发肺气肿的相关因素及影响
吸烟:吸烟是引起肺气肿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化学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导致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长期吸烟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患肺气肿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的有害颗粒和气体等,会刺激气道,损伤肺部组织,逐渐引发肺气肿。例如在一些重工业城市或交通繁忙地区,居民患肺气肿的比例相对较高。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大量粉尘(如煤矿、金矿等行业的粉尘)或化学物质(如纺织行业的棉尘、化工行业的刺激性气体等),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导致肺部炎症和损伤,进而发展为肺气肿。从事此类职业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时期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增加成年后患肺气肿的可能性。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重视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肺气肿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要积极就医治疗。家长应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时,要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等有害环境因素,减少对肺部的不良刺激。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肺功能逐渐减退,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肺气肿。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去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如果已经患有肺气肿,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如呼吸功能锻炼等,以提高生活质量。
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展为肺气肿。这类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随访,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为肺气肿或使肺气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