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癌前病变常见症状有外阴瘙痒,呈持续或间歇性,程度个体差异大,绝经后女性及不良生活方式者易受影响;外阴皮肤颜色及形态异常,如灰白、暗红,增厚、粗糙,出现丘疹、结节等,长期外阴炎症病史者皮肤改变易被忽视;部分患者有外阴皮肤溃疡,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年龄大人群愈合慢易感染;少数患者有外阴局部灼热感或性生活时疼痛,合并HPV感染高危人群更需关注,因HPV感染是重要相关因素。
外阴瘙痒: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外阴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这种瘙痒可能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由于外阴局部皮肤长期受到刺激,搔抓等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且瘙痒程度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瘙痒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因自身卫生习惯、内分泌等因素影响瘙痒的感受,比如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外阴皮肤萎缩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外阴瘙痒症状,而长期穿着不透气内裤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局部潮湿,从而诱发或加重瘙痒。
外阴皮肤改变
颜色及形态异常:外阴皮肤可能出现颜色改变,如原本的肤色变得灰白、暗红等,同时皮肤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可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出现丘疹、结节等。例如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外阴皮肤可出现局部的斑块状病变,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有时不太清晰,随着病情发展,病变可能会逐渐增大、融合。不同病史的患者,比如有长期外阴炎症病史的人群,发生外阴癌癌前病变时皮肤改变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炎症本身也会引起皮肤改变,需要仔细鉴别。
溃疡形成:部分患者会出现外阴皮肤溃疡,溃疡可呈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表面可能有渗出、结痂等情况。溃疡周围皮肤往往伴有发红、肿胀等炎症表现。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外阴皮肤溃疡可能愈合较慢,且更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其他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外阴局部有灼热感,或者在性生活时出现疼痛等不适。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女性,更应密切关注外阴的上述症状变化,因为HPV感染是外阴癌癌前病变的重要相关因素之一,不同HPV亚型感染的人群发生外阴癌前病变的风险不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更易引发病变。